绵三七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修订版本间差异)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08:31 2008年12月24日的修订版本 (编辑)
Madcap (Talk | 贡献)

←上一个
08:32 2008年12月24日的修订版本 (编辑) (undo)
Madcap (Talk | 贡献)

下一个→
第1行: 第1行:
 +http://imgsrc.baidu.com/baike/pic/item/6f470395dccf341b7af4806d.jpg
<br>'''物种名称:'''绵三七 <br>'''物种名称:'''绵三七
<br>'''英文名:'''HimalayanEriosema <br>'''英文名:'''HimalayanEriosema

08:32 2008年12月24日的修订版本

6f470395dccf341b7af4806d.jpg
物种名称:绵三七
英文名:HimalayanEriosema
拉丁名:EriosemahimalaicumOhashi[E.tuberosum(Buch.Ham.exD.Don)WangetTang]
别名:鸡心矮陀陀、球根毛瓣花
异名:草仔薯(《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鸡心矮陀陀(《昆明民间常用草药》),球根毛瓣花、山草果、排红草、山鸡头(《云南中草药选》),山土瓜、草果暗消、地草果(《红河中草药》),独苗一支立(《四川常用中草药》)。
拉丁名:Eriosema himalaicum Ohashi
生态环境:生于山坡草丛中、石缝中或林下。
分布:分布于四川、云南等地。
来源:豆科毛瓣花属植物绵三七,以块根入药。秋季采,洗净切片,晒干。
植物形态:绵三七多年生草本,高15-30cm。根肥大,肉质,近球形或短纺锤形。茎直立或基部平卧,密生锈色长柔毛。单叶互生;叶片披针形、倒卵状披针形或狭椭圆形,长1.5-4cm,宽6-7mm,先端钝或急尖,有小突尖,基部近圆形或楔形,上面疏生白色长柔毛,下面灰白色,密生白色长柔毛,沿脉有锈色长柔毛。花单生于叶腋;花梗长约2mm,密生锈色长柔毛;花萼杯状,长约5mm,萼齿披针形,密生锈色长柔毛;花冠黄色,背面疏生丝质短毛;雄蕊10,二体。荚果长圆形,长约8mm,宽约5mm,先端有短喙,密生锈色长柔毛。花、果期6-7月。
性状:性状鉴别块根呈短纺锤形或球形,表面褐色,有致密的纵皱纹和支根痕,质坚实,断面黄白色,富粉性。气微,味微甘、苦
性味归经:甘、苦、涩,平。
归经:脾;胃;肝经
功能主治:健胃消积,理气止痛。用于小儿疳积,消化不良,胃腹疼痛,腹泻,跌打损伤。
①《昆明民间常用草药》:"镇痛,拔疮毒。"
②《云南中草药选》:"健胃,收敛,止痛。"
③《四川常用中草药》:"治睾丸肿痛,疝气,痢疾。"
用法用量: 3~5钱,水煎服,或干粉0.5~1钱吞服或泡酒服。外用适量,干根研粉,蜂蜜调敷患处。
附方:
①治肠胃疼痛,腹泻:球根毛瓣花块根,晒干研粉,每次五分至一钱,开水送服。(《云南中草药选》)
②治小儿疳积,消化不良:鲜球根毛瓣花块根一至二两生吃,或用干品五钱至一两,煎服。(《云南中草药选》)
③治欧打损伤:绵三七泡酒服。(《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④治疮毒:绵三七根研末,蜂蜜调匀外敷。(《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摘录: 《中华本草》

个人工具

鲁ICP备14027462号-6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