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面鱼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修订版本间差异)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15:17 2008年12月18日的修订版本

马面鱼简介

  马面鱼学名叫绿鳍马面鲀,潮汕俗名:迪仔;在上海和闽浙一带称橡皮鱼、剥皮鱼,在北方称猪油、皮匠鱼、面包鱼、烧烧角。

  马面鱼是一种温暖性近底层鱼类,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南、黄、渤海,朝鲜和日本,也见于南非。不仅产量高,而且鱼汛比较集中,其主要汛期在2月上旬至5月下旬。目前以我国东海的产量为最多,最高年产量已达25万吨左右,已成为我国仅次于带鱼的第二位的海洋经济鱼类品种。

  马面鱼资源丰富,无毒,含有蛋白质、维生素及脂肪等营养成分(见表1),营养价值不比其它鱼类差,是一种价廉物美的食用鱼类。但由于鱼的外观难看,一般消费者习惯上不太爱吃,个别的人吃了有过敏性反应,因此对这种鱼产生了怀疑,市场上不受欢迎。

  作为菜肴,中医师黄怀得特别欣赏马面鱼的细幼、无腥味。由于此鱼鱼肉比较淡,因此用豆豉、酱油、姜丝、蒜蓉焖煮最好吃。切片煮汤,用一点芫荽和姜丝调味,非常可口,不妨一试。马面鱼肉可以制成美味鱼绒,成品比传统的鱼松优越。肌肉纤维长,色香味佳的小包装方便食品。又可制成烤鱼片,干烤马面鲀,配以玉兰、冬菇、油菜,特点是色枣红、味清、鲜、香。还有醋溜马面鲀,配料莴笋、木耳、油菜。成品金红色,味香、焦、酸略甜,都别有风味。

  马面鱼肝大,可制鱼肝油。肝占全鱼重量的3.9~7.4%,含油量高达50~60%。油灰还可代替桐油灰。鱼骨可做鱼排罐头,头皮内脏可做鱼粉。鱼皮能制取成可溶性食用鱼蛋白。这是一种富含蛋白质的营养食品,不仅含多种氨基酸,而且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因此对于年劝儿童以及一般体弱多病者等都是一种良好的营养食品。不过制得食用蛋白具有特殊的腥臭味,所以会影响其实用价值。

  马面鱼的食疗作用:可治胃病、乳腺炎、消化道出血等症。

  马面鱼全身是宝。我们应该珍视它,又要合理开发利用。


马面鱼的几种做法 

  姜葱豆酱炆马面鱼

  原料:马面鱼、姜、葱、豆酱。

  做法:马面鱼去皮洗净待用,姜切丝、葱切段备用。起锅下油,下姜丝爆香,再放马面鱼略煎,然后下豆酱,加小半碗清水,用中火炆,八九成熟时放进葱段,加盖炆二分钟后即可。 

  五花肉萝卜炖鱼

  用料:去皮五花肉二两,白萝卜六两,小马面鱼半斤(三条)。

  做法:

  1、将小马面鱼去皮洗净,抹点盐腌两小时。

  2、五花肉切长块,白萝卜去皮洗净切长粗条,姜切片,葱切段备用。

  3、擦去鱼身上的水份,入油锅煎,多煎一会儿再捞出待用。

  4、将五花肉入干锅内炼出油份盛出待用,注意不可炼得太干。

  5、用五花肉炼出的油放入姜、葱炒萝卜,然后放五花肉煸炒,放一勺酱油、一勺料酒、一小勺盐、一小勺白糖、适量鸡 精、两个泡野山椒(小个的那种),添水盖锅盖略炖,再放入小马面鱼,中火炖至收汤,撒上葱花即可。

  这样做出来的肥肉不腻、海鱼不腥、萝卜也不会太过清淡,而且综合起来的味道真的很好吃,有空不妨试试吧!

  冻豆腐炖马面鱼

  1、 把它洗干净后,横切为段。

  2、 锅内添适量的水,一般这不到1斤的一条鱼,半斤豆腐,水刚刚没过豆腐和鱼肉即可。

  3、 接着向锅里加入花生油2汤匙、猪五花肉1两左右(切条或小块)、鹌鹑蛋大小的鲜姜1块(拍扁)、花椒粒10粒左右 (装调料盒)、辣椒片儿若干,先开火煮炖,

  4、 开锅后转中火炖10分钟左右,加入冻豆腐块(农家老豆腐在冰箱冻制的),再加适量的盐,盖锅盖,中小火,继续煮 炖,注意观察,避免糊锅底,

  5、 发现汤汁浓稠,尚余少量(锅底浅浅一层汤汁),即可将拍扁切碎的3~4瓣大蒜和手指头粗细的大葱一根(切短段)撒入,

  6、 10几秒后之后即应关火,撒香菜末(或段)后出锅装盘。


鲁ICP备14027462号-6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