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海鲱鲤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修订版本间差异)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15:26 2008年6月26日的修订版本 (编辑)
Hreen (Talk | 贡献)

←上一个
08:11 2008年6月27日的修订版本 (编辑) (undo)
Violin (Talk | 贡献)

下一个→
第1行: 第1行:
[[category:Z]] [[category:Z]]
- 须海鲱鲤:Parupeneus barberinoides +须海鲱鲤:Parupeneus barberinoides
- 分类:鲈形目+分类:鲈形目
- 特徵:体侧扁,略延长。下颌具须。鳞片大。体色艳丽,特徵是鱼体前半部为红棕色或黑褐色,後半部为白色与黄色。尾鳍叉形。+特徵:体侧扁,略延长。下颌具须。鳞片大。体色艳丽,特徵是鱼体前半部为红棕色或黑褐色,後半部为白色与黄色。尾鳍叉形。
- 习性:生活於热带海域,栖息於礁沙混合区,以下颌须翻搅探测躲藏在沙泥中的小型底栖动物,属肉食性。一般多在底层活动,夜晚停栖於洞穴凹陷处休息。+习性:生活於热带海域,栖息於礁沙混合区,以下颌须翻搅探测躲藏在沙泥中的小型底栖动物,属肉食性。一般多在底层活动,夜晚停栖於洞穴凹陷处休息。
- 分布:西太平洋热带海域,包括台湾南部、东北部及兰屿、绿岛、澎湖海域。+分布:西太平洋热带海域,包括台湾南部、东北部及兰屿、绿岛、澎湖海域。
- 附记:可食用鱼,观赏鱼。+附记:可食用鱼,观赏鱼。

08:11 2008年6月27日的修订版本


须海鲱鲤:Parupeneus barberinoides

分类:鲈形目

特徵:体侧扁,略延长。下颌具须。鳞片大。体色艳丽,特徵是鱼体前半部为红棕色或黑褐色,後半部为白色与黄色。尾鳍叉形。

习性:生活於热带海域,栖息於礁沙混合区,以下颌须翻搅探测躲藏在沙泥中的小型底栖动物,属肉食性。一般多在底层活动,夜晚停栖於洞穴凹陷处休息。

分布:西太平洋热带海域,包括台湾南部、东北部及兰屿、绿岛、澎湖海域。

附记:可食用鱼,观赏鱼。

个人工具

鲁ICP备14027462号-6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