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酒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修订版本间差异)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当前修订版本

黄山蜜酒

地方名酒,是吸取徽州民间“甜酒酿”风味特色发展而来的低度饮料酒。蜜酒选用优质糯米为原料,采用谷物加小曲醣化发酵陈酿而成,含有大量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

“迎客松”牌“黄山蜜酒”曾连续三年在安徽省评酒会上获前三名,并获1987年“黄山名酒”称号。

中华蜜酒

1984年在北京市食品研究所的协助下,由乐陵市酒厂研制。1986年10月通过省级鉴定。产品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有健胃养脾、补肾活血的药用功能 。

枸杞地骨皮蜜酒 -

配方:枸杞子150克,地骨皮30克,蜂蜜150克,白酒1500毫升。

制作方法:将枸杞子、地骨皮和蜂蜜同放入60度左右白酒中,密封浸泡,每5日搅拌摇动一次,30天后,滤去药渣,取酒服用。

功效与主治:滋补肝肾,清热明目。适用于阴虚内热,便秘,以及中老年人视力模糊,腰膝酸软等。

服法:每日2次,每次20~30毫升。

说明:本方即枸杞酒方又增加了地骨皮和蜂蜜两味而成。其功效也在枸杞酒效用的基础上,增添了清虚热、润燥的作用,故对肝肾不足,兼有阴虚内热的人更适用。

白蜜酒方——(风瘾疹)   (《圣济总录》)   【配方】白蜜一合,酒二合。   【制法】上二味,相和煎暖。   【主治】治风瘾疹瘙痒不止。   【用法】食前服。

客家红蜜酒

此酒选用特等杂交优质糯米和古老酒药,采用科学配方,在传统工艺基础上更新技术,精心酿制而成。为绿色食品,呈金黄色,酒质绵甜纯厚,口感丰润悠长,喝了顺心顺喉不伤脑,具有滋阴补肾的作用。

中华酸枣蜜酒

原料配方 酸枣原汁100千克 酸枣原酒50千克 蜂蜜9~12千克

制作方法

1.酸枣原汁的制备:酸枣破碎时可加不超过酸枣量3倍的水,然后倒入铝锅或不锈钢锅加热,浸泡12~14小时,过滤后调糖至可溶性固形物25%左右备用。

2.酸枣原酒的制备:酸枣在不锈钢锅内炒至微焦后,用50%的食用酒精浸泡10~15天,酒精与酸枣的用量为3∶1。

3.调配:将上述制得的酸枣原汁与原酒按重量比2∶1的比例混合,加入总重量6~8%经煮沸的蜂蜜搅拌,贮存2~3个月即可。如贮酒中不能自然澄清,可用明胶单宁法澄清。

质量标准 酒度18~20度,糖度12~15%,总酸0.3~0.4%,相对密度1.035。

帝道蜜酒

帝道蜜酿全部原料产自黄山、九华山脉之纯天然蜂蜜,经充分发酵和陈酿,蜂蜜中的高糖成份全部转化为对人体有益的多种营养物质。作为纯发酵酒,它既保存了蜂蜜的营养成份,又增加了发酵菌的自溶物和发酵过程中的生成物,使其具有消除人体色素沉积、美容养颜、增强免疫机能、促进细胞再生、延缓衰老、调节体内酸碱平衡、强心调压、解毒护肝等功能。

帝道蜜酿填补了中国工业规模化生产蜂蜜酒的空白。帝道蜜酿在生产过程中,运用了真空液化技术使蜂蜜活性物质得到有效保存,利用微生物低温发酵后恒温陈酿,采用超滤技术和科学营养配方使得帝道蜜酿色泽和风味得以醇美无暇。

目前全球有14个国家在认真进行蜂蜜酒的酿造与研究,蜂蜜酒将成为继啤酒、葡萄酒之后的第三大健康、营养低度酒类饮品。我国广州、深圳等大城市市场已有英国蜂蜜酒销售。

《蜜酒歌》一首:(苏轼按照朋友杨世昌道士提供的秘方酿造蜜酒,并作《蜜酒歌》一首)   西蜀道士杨世昌,善作蜜酒,绝醇酽。余既得其方,作此歌遗之。   真珠为浆玉为醴,六月田夫汗流泚。   不如春瓮自生香,蜂为耕耘花作米。   一日小沸鱼吐沫,二日眩转清光活。   三日开瓮香满城,快泻银瓶不须拨。   百钱一斗浓无声,甘露微浊醍醐清。   君不见南园采花蜂似雨,天教酿酒醉先生。   先生年来穷到骨,问人乞米何曾得。   世间万事真悠悠,蜜蜂大胜监河侯。

个人工具

鲁ICP备14027462号-6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