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色顶枝瑚菌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修订版本间差异)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03:08 2007年5月23日的修订版本 (编辑)
122.5.22.198 (Talk)

←上一个
当前修订版本 (06:49 2011年11月10日) (编辑) (undo)
Foodbk (Talk | 贡献)

 
第12行: 第12行:
夏秋季生林中地上,散生。 夏秋季生林中地上,散生。
-分布于我国吉林、台湾、云南、西藏等地区。+分布于我国吉林、台湾、云南、西藏等[[地区]]。
可食用。其质脆嫩,味鲜美可口。可药用,具有和胃气、祛风、破血、缓冲等药用效果。对小白鼠肉瘤180和艾氏癌的抑制率达80%。 可食用。其质脆嫩,味鲜美可口。可药用,具有和胃气、祛风、破血、缓冲等药用效果。对小白鼠肉瘤180和艾氏癌的抑制率达80%。

当前修订版本

11459551280563284_small.jpg

葡萄色顶枝瑚菌

[Ramaria botrytis (Pers.)Ricken]

又称葡萄色珊瑚菌、扫帚菌。

子实体珊瑚状,中等至大形,高可达40cm,粗10-30cm,从柄上分出许多主枝,然后再分出较多的叉枝,小枝顶部膨大成叉状,分枝密集,白色带污黄色,枝端桃红色至淡紫色。菌肉白色,质脆,受伤后不变色,子实层生在叉枝表面。

夏秋季生林中地上,散生。

分布于我国吉林、台湾、云南、西藏等地区

可食用。其质脆嫩,味鲜美可口。可药用,具有和胃气、祛风、破血、缓冲等药用效果。对小白鼠肉瘤180和艾氏癌的抑制率达80%。

个人工具

鲁ICP备14027462号-6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