绒拟云芝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修订版本间差异)
06:30 2007年3月28日的修订版本 (编辑) 月夜 (Talk | 贡献) ←上一个 |
当前修订版本 (18:02 2014年7月23日) (编辑) (undo) Foodbk (Talk | 贡献) |
||
第7行: | 第7行: | ||
形态特征:子实体小或中等,无柄。菌盖半圆形或扁平贝状,数个覆瓦状或叠生一起,3-6cm×5-10cm,厚0.3-1cm,木栓质或革质,盖表面有绒毛和同心环棱,土黄色至茶灰色,老后稍退色呈绿灰色,边缘薄而锐,全缘或波浪状。菌肉木栓质,蛋壳色,厚0.1-0.6cm。菌管长1-4mm,同菌肉色,管口每毫米2-4个,圆形至稍不规则,管壁厚而完整。菌丝无色,不分枝或无锁状联合,粗2-6μm。孢子光滑,无色,椭圆形,5-7μm×2-3μm。 | 形态特征:子实体小或中等,无柄。菌盖半圆形或扁平贝状,数个覆瓦状或叠生一起,3-6cm×5-10cm,厚0.3-1cm,木栓质或革质,盖表面有绒毛和同心环棱,土黄色至茶灰色,老后稍退色呈绿灰色,边缘薄而锐,全缘或波浪状。菌肉木栓质,蛋壳色,厚0.1-0.6cm。菌管长1-4mm,同菌肉色,管口每毫米2-4个,圆形至稍不规则,管壁厚而完整。菌丝无色,不分枝或无锁状联合,粗2-6μm。孢子光滑,无色,椭圆形,5-7μm×2-3μm。 | ||
生态习性:生于阔叶树腐木上。 | 生态习性:生于阔叶树腐木上。 | ||
- | 分布地区:福建、广东、云南等。 | + | [[分布]]地区:福建、广东、云南等。 |
经济用途:此菌水和乙醇提取物对小白鼠肉瘤180及小白鼠腺癌755有抑制作用。另外属木腐菌。 | 经济用途:此菌水和乙醇提取物对小白鼠肉瘤180及小白鼠腺癌755有抑制作用。另外属木腐菌。 |
当前修订版本
中文学名:绒拟云芝 拉丁学名:Coriolopsis occidentalis (Kl.) Murr. 中文别名:绒革孔 同物异名:Polyporus occidentalis Kl. 分类地位:非褶菌目、多孔菌科、拟云芝属 形态特征:子实体小或中等,无柄。菌盖半圆形或扁平贝状,数个覆瓦状或叠生一起,3-6cm×5-10cm,厚0.3-1cm,木栓质或革质,盖表面有绒毛和同心环棱,土黄色至茶灰色,老后稍退色呈绿灰色,边缘薄而锐,全缘或波浪状。菌肉木栓质,蛋壳色,厚0.1-0.6cm。菌管长1-4mm,同菌肉色,管口每毫米2-4个,圆形至稍不规则,管壁厚而完整。菌丝无色,不分枝或无锁状联合,粗2-6μm。孢子光滑,无色,椭圆形,5-7μm×2-3μm。 生态习性:生于阔叶树腐木上。 分布地区:福建、广东、云南等。 经济用途:此菌水和乙醇提取物对小白鼠肉瘤180及小白鼠腺癌755有抑制作用。另外属木腐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