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鱼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17:04 2010年11月20日的修订版本 (编辑) Foodbk (Talk | 贡献) ←上一个 |
当前修订版本 (03:32 2017年3月22日) (编辑) (undo) Lmjiao (Talk | 贡献) (新页面: category:食品category:mcategory:面食 面鱼是北方一带的常见面食,根据其做法和形态,主要有两大类: 1、西北面鱼:西北地区...) |
||
第1行: | 第1行: | ||
- | <!--请按照以下格式填写,注意只在等号(=)后填写内容,并预览、保存,不要任意修改格式、删除符号--> | + | [[category:食品]][[category:m]][[category:面食]] |
- | {{公司介绍 <!--请不要修改或者删除本行,只在下面等号(=)后填写相关信息--> | + | |
- | |介绍 =杭州广度贸易有限公司是一家经国家相关部门批准注册的企业。杭州广度贸易有限公司凭着良好的信用、优良的服务与多家企业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杭州广度贸易有限公司热诚欢迎各界朋友前来参观、考察、洽谈业务。主营[[粮食]];水产品;[[水果]];hnszllybsc@163.com | + | 面鱼是北方一带的常见面食,根据其做法和形态,主要有两大类: |
- | |主营产品或服务= 粮食;水产品;水果; | + | |
- | |主营行业 = 鱼类 柑桔、橙、柚 其他生鲜水果 大米 | + | 1、西北面鱼:西北地区尤其是山西、甘肃夏天常见的传统特色面食,某些地方(如天水)的方言里又称为“锅走(方言里蝌蚪的发音)、面疙瘩”,形状似小鱼或蝌蚪。 |
- | |企业类型 =私营有限责任公司 | + | |
- | |经营模式 =招商代理 | + | 2、华北面鱼:中原、华北、东北,山东等地区的一种面食,多以小麦面粉或杂粮面粉为原料,以外形获名,制作方法为油炸或蒸制。有多种不同形状,包括不同的小动物如鱼类,俗称面鱼。 |
- | |注册资本 = 人民币 100 万 | + | |
- | |公司注册地 = 中国 浙江 杭州 | + | 简介 |
- | |员工人数 = | + | |
- | |公司成立时间 = 2010 年 | + | 面鱼有两种,而且差别很大。 |
- |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 = 钱国民 | + | |
- | |主要客户 = | + | 1、西北面鱼:西北地区(尤其是甘肃)夏天常见的传统特色面食,在某些地方(如天水)的方言里又称为“锅走(方言里蝌蚪的发音)、面疙瘩”,形状似小鱼或蝌蚪,其做法类似华北东北地区的“疙瘩汤”。 |
- | |年营业额 = | + | |
- | |主要经营地点 =全国各大超市 | + | 2、华北面鱼:华北、中原、东北以及山东(胶东地区为主)等地区的一种油炸面食。有多种不同形状,包括不同的小动物,如鱼类,俗称面鱼。 |
- | |主要市场 = | + | |
- | |经营品牌 = | + | 西北面鱼 |
- | |管理体系认证 = | + | |
- | |公司主页 = | + | 小麦面粉放入加适量碱面,加水搅拌揉成较硬的面团,在较大的锅或者瓷盆中加水将面团洗成面浆,最后剩下纤维状的东西,将洗好的面浆倒入锅中,熬煮至稠糊状,将“井”字架搁在盛有凉清水的盆子或锅上面,中间放上底部有均匀圆孔的漏盆(也可以拿孔较大的漏勺代替),用大勺子将熬好的稠糊装物舀到漏盆里面,用勺子在漏盆中边滑动挤压让其通过圆孔,落入清水中,将醋或者浆水炝一下,炒一些小菜,准备好蒜泥,辣子,待面鱼冷却后,用漏勺捞起,涳掉里面的水,倒入碗中,加上各种准备好的配料即可。 |
- | }} <!--请不要修改或者删除本行,只在上面等号(=)后填写相关信息--> | + | |
- | {{公司联系方式 <!--请不要修改或者删除本行,只在下面等号(=)后填写相关信息--> | + | 华北面鱼 |
- | |电话 = 86 0571 88290950 | + | |
- | |移动电话 = | + | 用面粉捏成一些特别的形状,包括一些小动物,有时候使用木质的模具制作,包括鸽子、狮子以及鱼的形状,然后放到蒸笼里蒸熟,放冷,着色加彩,描线点睛。经过艺术处理的面鱼,色彩艳丽,栩栩如生了。在着色加工的基础上,再用文火烘干,便可将面鱼当工艺品收藏了。经过加工的面鱼,或赠送亲朋,或赠送好友,或给家人外出时作干粮,尽管用途不一,但已经成为一种工艺品了。在有些地区,采用油炸的方法制作面鱼。 |
- | |传真 = 0571 56059911 | + | |
- | |地址 = 中国 浙江 杭州市 杭州市杭办大厦5号楼16G | + | 节日纪念 |
- | |邮编 =310000 | + | |
- | }} <!--请不要修改或者删除本行,只在上面等号(=)后填写相关信息--> | + | 捏面鱼,过去在五寨县内是定在农历七月十五才捏的。相传这是由于在元代时,为了反对元代统治者残暴统治,群众自发地拿捏面鱼传递消息,借传送面鱼,到农历八月十五起事,完成杀鞑子的任务。当地至今还流传着这样的一首民谚:“七月十五送面鱼,八月十五杀鞑子。” 如今的农历七月十五,已成为五寨县民间面捏、面塑的展览日,成为当地人民群众中极有特色的一项民俗活动。每年农历七月十五,内探亲、访友,互相赠送面捏珍品,互相比试面捏技巧、面捏工艺,已成为普通风俗。捏面鱼,有着吉庆的含意。五寨县地处黄河东岸,捏面制鱼形,有着“鲤鱼跳龙门”、逢凶化吉、百事通达的含义。 |
- | {{公司工商注册信息 <!--请不要修改或者删除本行,只在下面等号(=)后填写相关信息--> | + | |
- | |公司名称 = 杭州广度贸易有限公司 | + | 新的含义 |
- | |注册号 =330105000161424 | + | |
- | |注册地址 =中国浙江杭州拱墅区上塘路 427 号 111 室 | + | 如今的七月十五,还有着新麦归仓、欢庆丰收、品尝新麦的含意在内。在五寨县的乡下,农民们磨出上等的白面面粉,各家互相邀请村中邻里、大闺女、巧媳妇,在家中捏面鱼。 |
- | |法定代表人 =钱国民 | + | |
- | |注册资本 =人民币100万元 | + | 时代不同了,七月十五也就不光是捏面鱼儿。如今,除去捏各种各样的面鱼:鲤鱼、鲢鱼、鲫鱼、草鱼外,开始捏制其它类型的面捏制品。如今的面鱼,大小不一,最大的可以达到一个面鱼要用二至三斤发起的白面提制一个成品,而最小的,也有象小指那样的金鱼。 |
- | |企业类型 = 私营有限责任公司 | + | |
- | |成立日期 = 2010年06月25日 | + | 地域特色 |
- | |营业期限 = 2010-06-25 至 2030-06-24 | + | |
- | |经营范围 =食用农产品 ( 除蔬菜 ) 、日用百货的销售;其他无须经报审批的一切合法经营项目。 | + | 在五寨县境内,农历七月十五送面鱼还有些讲究,那就是这一日内提篮的、挑担的、抬盒子的、骑驴的,东来西去,南来北往,成为当地一年一度的送面鱼高潮。更有甚者,如今面鱼造型,已经发展到捏小摩托车、小汽车、大象、斑马、海豹等多种品种。 |
- | |登记机关 = 杭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拱墅分局 | + | |
- | |年检时间 = | + | 地方习俗 |
- | }} <!--请不要修改或者删除本行,只在上面等号(=)后填写相关信息--> | + | |
- | ==分类== | + | 在山东省费县,有一古老的习俗,就是每逢农历闰年,结了婚的闺女,要在闰月里蒸一对面鱼,送到娘家。过去,费县是个穷地方,人们过着“半年糠菜半年粮”的苦日子,寅吃卯粮的现象也时有发生。老百姓过日子大都按农历计算,赶上闰年便会多出一个月,闺女担心年一长,娘家人会断炊挨饿,就会专门抽出时间,蒸出一对面鱼,赶忙送去。“鱼”和“余”谐音,闺女当然也希望娘家的日子过得富足有余,以图吉利。这一风俗一直延续至今,不过也有了一些演变。由于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天天都能吃上面食,大都不送面鱼了,而改为送货真价实、活蹦乱跳的真鱼。这一习俗,不仅让做女儿的能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还能了却父母对女儿的思念之情,真是一举两得,值得发扬光大。 |
- | [[Category:私营有限责任公司]] [[Category:招商代理]] [[Category:中国]] [[Category:浙江]] [[Category:杭州]] | + |
当前修订版本
面鱼是北方一带的常见面食,根据其做法和形态,主要有两大类:
1、西北面鱼:西北地区尤其是山西、甘肃夏天常见的传统特色面食,某些地方(如天水)的方言里又称为“锅走(方言里蝌蚪的发音)、面疙瘩”,形状似小鱼或蝌蚪。
2、华北面鱼:中原、华北、东北,山东等地区的一种面食,多以小麦面粉或杂粮面粉为原料,以外形获名,制作方法为油炸或蒸制。有多种不同形状,包括不同的小动物如鱼类,俗称面鱼。
简介
面鱼有两种,而且差别很大。
1、西北面鱼:西北地区(尤其是甘肃)夏天常见的传统特色面食,在某些地方(如天水)的方言里又称为“锅走(方言里蝌蚪的发音)、面疙瘩”,形状似小鱼或蝌蚪,其做法类似华北东北地区的“疙瘩汤”。
2、华北面鱼:华北、中原、东北以及山东(胶东地区为主)等地区的一种油炸面食。有多种不同形状,包括不同的小动物,如鱼类,俗称面鱼。
西北面鱼
小麦面粉放入加适量碱面,加水搅拌揉成较硬的面团,在较大的锅或者瓷盆中加水将面团洗成面浆,最后剩下纤维状的东西,将洗好的面浆倒入锅中,熬煮至稠糊状,将“井”字架搁在盛有凉清水的盆子或锅上面,中间放上底部有均匀圆孔的漏盆(也可以拿孔较大的漏勺代替),用大勺子将熬好的稠糊装物舀到漏盆里面,用勺子在漏盆中边滑动挤压让其通过圆孔,落入清水中,将醋或者浆水炝一下,炒一些小菜,准备好蒜泥,辣子,待面鱼冷却后,用漏勺捞起,涳掉里面的水,倒入碗中,加上各种准备好的配料即可。
华北面鱼
用面粉捏成一些特别的形状,包括一些小动物,有时候使用木质的模具制作,包括鸽子、狮子以及鱼的形状,然后放到蒸笼里蒸熟,放冷,着色加彩,描线点睛。经过艺术处理的面鱼,色彩艳丽,栩栩如生了。在着色加工的基础上,再用文火烘干,便可将面鱼当工艺品收藏了。经过加工的面鱼,或赠送亲朋,或赠送好友,或给家人外出时作干粮,尽管用途不一,但已经成为一种工艺品了。在有些地区,采用油炸的方法制作面鱼。
节日纪念
捏面鱼,过去在五寨县内是定在农历七月十五才捏的。相传这是由于在元代时,为了反对元代统治者残暴统治,群众自发地拿捏面鱼传递消息,借传送面鱼,到农历八月十五起事,完成杀鞑子的任务。当地至今还流传着这样的一首民谚:“七月十五送面鱼,八月十五杀鞑子。” 如今的农历七月十五,已成为五寨县民间面捏、面塑的展览日,成为当地人民群众中极有特色的一项民俗活动。每年农历七月十五,内探亲、访友,互相赠送面捏珍品,互相比试面捏技巧、面捏工艺,已成为普通风俗。捏面鱼,有着吉庆的含意。五寨县地处黄河东岸,捏面制鱼形,有着“鲤鱼跳龙门”、逢凶化吉、百事通达的含义。
新的含义
如今的七月十五,还有着新麦归仓、欢庆丰收、品尝新麦的含意在内。在五寨县的乡下,农民们磨出上等的白面面粉,各家互相邀请村中邻里、大闺女、巧媳妇,在家中捏面鱼。
时代不同了,七月十五也就不光是捏面鱼儿。如今,除去捏各种各样的面鱼:鲤鱼、鲢鱼、鲫鱼、草鱼外,开始捏制其它类型的面捏制品。如今的面鱼,大小不一,最大的可以达到一个面鱼要用二至三斤发起的白面提制一个成品,而最小的,也有象小指那样的金鱼。
地域特色
在五寨县境内,农历七月十五送面鱼还有些讲究,那就是这一日内提篮的、挑担的、抬盒子的、骑驴的,东来西去,南来北往,成为当地一年一度的送面鱼高潮。更有甚者,如今面鱼造型,已经发展到捏小摩托车、小汽车、大象、斑马、海豹等多种品种。
地方习俗
在山东省费县,有一古老的习俗,就是每逢农历闰年,结了婚的闺女,要在闰月里蒸一对面鱼,送到娘家。过去,费县是个穷地方,人们过着“半年糠菜半年粮”的苦日子,寅吃卯粮的现象也时有发生。老百姓过日子大都按农历计算,赶上闰年便会多出一个月,闺女担心年一长,娘家人会断炊挨饿,就会专门抽出时间,蒸出一对面鱼,赶忙送去。“鱼”和“余”谐音,闺女当然也希望娘家的日子过得富足有余,以图吉利。这一风俗一直延续至今,不过也有了一些演变。由于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天天都能吃上面食,大都不送面鱼了,而改为送货真价实、活蹦乱跳的真鱼。这一习俗,不仅让做女儿的能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还能了却父母对女儿的思念之情,真是一举两得,值得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