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场糕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修订版本间差异)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17:01 2010年11月20日的修订版本 (编辑)
Foodbk (Talk | 贡献)

←上一个
当前修订版本 (01:53 2016年11月7日) (编辑) (undo)
Lmjiao (Talk | 贡献)
(新页面: category:食品category:xcategory:糕点   献场糕是陕西延安地区劳动人民秋收轧场时开场的一种古老的汉族习俗。在开场时,由送饭的婆...)
 
第1行: 第1行:
-<!--请按照以下格式填写,注意只在等号(=)后填写内容,并预览、保存,不要任意修改格式、删除符号-->+[[category:食品]][[category:x]][[category:糕点]]
-{{公司介绍 <!--请不要修改或者删除本行,只在下面等号(=)后填写相关信息-->+ 
-|介绍 =+  献场糕是陕西延安地区劳动人民秋收轧场时开场的一种古老的汉族习俗。在开场时,由送饭的婆姨把当地富有地方风味的食品——油糕送上场来,因而称“献场糕”。
-|主营产品或服务= 枇杷包装篮;杨梅包装篮;鸡蛋包装篮;粽子包装篮;月饼包装篮;螃蟹包装篮;茶叶包装盒;折叠包装袋;+ 
-|主营行业 = 工艺礼品加工 木制工艺品 竹木包装制品 天然工艺品 月饼包装 水产包装+  简介
-|企业类型 =个体经营+ 
-|经营模式 =生产加工+  但是这种献场糕并不是普通的饭食,在食用这种糕前,要先在场上腾出一块地方,摆上其它吃食,在谷堆前插上香,烧黄表纸,放鞭炮祭五谷神。然后,还要把这种糕往天上扔一块,往地下扔一块,这是延安人的古老习惯.认为在山野吃饭,总得请天地与人共同享用这种精美的食品。祭天祭地后人们才能正式开始吃。吃完献场糕后,开始撒场,当撒场到一定时候,会有一群小孩突然拥进谷场,盯着越来越大的谷堆,正当人疑惑不解时,谷堆上会突然蹦出一只小蛤蟆来。孩子们一哄而上.“我的”“我先看见的”。他们争吵着、追逐着不断蹦出的小玩意儿,这是祭场仪式的继续,叫抢糕蛤蟆。事前,家人把素糕捏成一个个小蛤蟆,堆在谷子堆里,扬场时再让孩子们来抢,图个吉利,希望生活就象蛤蟆那样一直往上蹦。孩子们抢着糕蛤蟆时,并不吃,而大都拴在前胸的纽扣眼里。“献场糕”包含了许多与农事生产有关的祭祀内容:民间的五谷神,即古代的稷神,它既是天地神,同时又是各类作物的综合神。
-|注册资本 = 无需验资+ 
-|公司注册地 = 中国 浙江 湖州+  人们在过去自然经济条件下,相信“稷降以百谷”之说,祈求天地庇佑,便成为一种古老的祀俗,这种祭天祭地的习俗,反映着天地赐予丰收的原始认识与思想。所以,丰收时刻,首先应对天地表示祭祀。延安人民把它长期保持下来,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古代祭社稷神的思想。
-|员工人数 = + 
-|公司成立时间 = 2008 年+  制作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 = 胡静+ 
-|主要客户 = +  延安的献场糕制作极为简单,多用软小米做原料。制作程序是:先把软米放进温水里浸泡几个小时,笊篱捞出滤干水,再上碾子压成面.蒸糕时,撒一层面蒸一会儿,等这一层熟透了,再撒一层面,直到把面撒完.最后,把蒸好的糕放在案上,手蘸水揉匀,这种糕叫素糕。素糕为方便食品,吃时放在碗里,用勺压一个窝,浇上蜂蜜.现在,延安已经很少有人吃素糕了,人们嫌它味道寡淡,大多数人家把素糕加工成油糕吃。
-|年营业额 =+ 
-|主要经营地点 =安吉县杭垓镇永和乡+  吃法
-|主要市场 =+ 
-|经营品牌 =+  油糕的吃法有两种:一种是把素糕切成片,用油炸得焦黄,另一种是吃油糕角。油糕角是用素糕做坯子,里边用豆腐、白菜当馅,然后下油锅炸.这种糕吃来十分可口,别有风味,在延安已经成了一种名贵的风味小吃。另外,油糕还有其它的吃祛.比如延安以北的老乡,吃油糕时还要放上猪油,羊油,再加一勺蜂蜜,更别有一种味道。
-|管理体系认证 =+ 
-|公司主页 =+  吃献场糕时,主人总会劝客人多吃点,认为“今年吃得越多,明年的粮食就打得越多。献场糕,步步高”。
-}} <!--请不要修改或者删除本行,只在上面等号(=)后填写相关信息-->+
-{{公司联系方式 <!--请不要修改或者删除本行,只在下面等号(=)后填写相关信息-->+
-|电话 = 86 0572 5710101+
-|移动电话 = 13967275801+
-|传真 = 86 0572+
-|地址 = 中国 浙江 安吉县 安吉县杭垓镇永和乡+
-|邮编 =313305+
-}} <!--请不要修改或者删除本行,只在上面等号(=)后填写相关信息--> +
-{{公司工商注册信息 <!--请不要修改或者删除本行,只在下面等号(=)后填写相关信息-->+
-|公司名称 = 胡静(个体经营)+
-|注册号 =330523604019204+
-|注册地址 =中国浙江湖州安吉县杭垓镇磻溪村大平桥+
-|法定代表人 =胡静+
-|注册资本 =无需验资+
-|企业类型 = 个体经营+
-|成立日期 = 2008年06月18日+
-|营业期限 = 2008-06-18 至 长期+
-|经营范围 =竹制工艺品加工、销售+
-|登记机关 = 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工商行政管理局+
-|年检时间 = 2010年(最近)+
-}} <!--请不要修改或者删除本行,只在上面等号(=)后填写相关信息-->+
-==分类==+
-[[Category:个体经营]] [[Category:生产加工]] [[Category:中国]] [[Category:浙江]] [[Category:湖州]]+

当前修订版本


  献场糕是陕西延安地区劳动人民秋收轧场时开场的一种古老的汉族习俗。在开场时,由送饭的婆姨把当地富有地方风味的食品——油糕送上场来,因而称“献场糕”。

  简介

  但是这种献场糕并不是普通的饭食,在食用这种糕前,要先在场上腾出一块地方,摆上其它吃食,在谷堆前插上香,烧黄表纸,放鞭炮祭五谷神。然后,还要把这种糕往天上扔一块,往地下扔一块,这是延安人的古老习惯.认为在山野吃饭,总得请天地与人共同享用这种精美的食品。祭天祭地后人们才能正式开始吃。吃完献场糕后,开始撒场,当撒场到一定时候,会有一群小孩突然拥进谷场,盯着越来越大的谷堆,正当人疑惑不解时,谷堆上会突然蹦出一只小蛤蟆来。孩子们一哄而上.“我的”“我先看见的”。他们争吵着、追逐着不断蹦出的小玩意儿,这是祭场仪式的继续,叫抢糕蛤蟆。事前,家人把素糕捏成一个个小蛤蟆,堆在谷子堆里,扬场时再让孩子们来抢,图个吉利,希望生活就象蛤蟆那样一直往上蹦。孩子们抢着糕蛤蟆时,并不吃,而大都拴在前胸的纽扣眼里。“献场糕”包含了许多与农事生产有关的祭祀内容:民间的五谷神,即古代的稷神,它既是天地神,同时又是各类作物的综合神。

  人们在过去自然经济条件下,相信“稷降以百谷”之说,祈求天地庇佑,便成为一种古老的祀俗,这种祭天祭地的习俗,反映着天地赐予丰收的原始认识与思想。所以,丰收时刻,首先应对天地表示祭祀。延安人民把它长期保持下来,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古代祭社稷神的思想。

  制作

  延安的献场糕制作极为简单,多用软小米做原料。制作程序是:先把软米放进温水里浸泡几个小时,笊篱捞出滤干水,再上碾子压成面.蒸糕时,撒一层面蒸一会儿,等这一层熟透了,再撒一层面,直到把面撒完.最后,把蒸好的糕放在案上,手蘸水揉匀,这种糕叫素糕。素糕为方便食品,吃时放在碗里,用勺压一个窝,浇上蜂蜜.现在,延安已经很少有人吃素糕了,人们嫌它味道寡淡,大多数人家把素糕加工成油糕吃。

  吃法

  油糕的吃法有两种:一种是把素糕切成片,用油炸得焦黄,另一种是吃油糕角。油糕角是用素糕做坯子,里边用豆腐、白菜当馅,然后下油锅炸.这种糕吃来十分可口,别有风味,在延安已经成了一种名贵的风味小吃。另外,油糕还有其它的吃祛.比如延安以北的老乡,吃油糕时还要放上猪油,羊油,再加一勺蜂蜜,更别有一种味道。

  吃献场糕时,主人总会劝客人多吃点,认为“今年吃得越多,明年的粮食就打得越多。献场糕,步步高”。

个人工具

鲁ICP备14027462号-6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