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樱子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修订版本间差异)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23:14 2007年8月11日的修订版本 (编辑)
122.5.20.3 (Talk)

←上一个
当前修订版本 (08:42 2009年9月2日) (编辑) (undo)
Foodbk (Talk | 贡献)

 
第7行: 第7行:
拉丁:Fructus Rosae Laevigatae 拉丁:Fructus Rosae Laevigatae
-别名:山石榴、山鸡头子、糖果、槟榔果、野石榴、糖橘子、小石榴、螳螂果+别名:[[山石榴]]、[[山鸡头子]]、[[糖果]]、[[槟榔果]]、[[野石榴]]、[[糖橘子]]、[[小石榴]]、[[螳螂果]]
药用部位:成熟果实 药用部位:成熟果实

当前修订版本

名称:金樱子

类别:收涩药

拼音:JIN YING ZI

拉丁:Fructus Rosae Laevigatae

别名:山石榴山鸡头子糖果槟榔果野石榴糖橘子小石榴螳螂果

药用部位:成熟果实

药材性状:本品为花托发育而成的假果,呈倒卵形,长2~3.5cm,,直径1~2cm。表面红黄色或红棕色,有突起的棕色小点,系毛刺脱落后的残基。顶端有盘状花萼残基,中央有黄色柱基,下部渐尖。质硬。切开后,花托壁厚1~2mm,内有多数坚硬的小瘦果,内壁及瘦果均有淡黄色绒毛。无臭,味甘、微涩。

产地:广东、四川、云南

采收加工:10~11月果实成熟变红时采收。干燥,除去毛刺。

地道沿革:

栽培要点:

性味归经:平;酸、涩;归肾、膀胱、大肠经

功能主治:固精缩尿,涩肠止泻。用于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久泻久痢。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入丸、散;或熬膏。

禁忌:有实火、邪热者禁服。

个人工具

鲁ICP备14027462号-6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