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B法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修订版本间差异)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06:11 2007年4月16日的修订版本 (编辑)
月夜 (Talk | 贡献)

←上一个
当前修订版本 (06:17 2016年3月28日) (编辑) (undo)
Foodbk (Talk | 贡献)

 
第2行: 第2行:
CLB法 ClB—technique CLB法 ClB—technique
-为检查果蝇突变出现频率所常用的方法。是由H.J.Muller提出的。C为交叉抑制因子,系基于大的转位。L是隐性致死基因,B为棒眼(Bar)。用同时具有CLB的X染色体(CLB-X)和普通X染色体的雌性与经X射线照射等处理的雄性交配,从F1中选出具有B性质的雌与未受照射的正常的雄性(利用前述雌的同生个体较为方便)交配。如果在F1雌从处理雄接受的X染色体上未产生隐性致死突变则应为雌2∶雄1之比,如已产生,在F2则完全不生雄。另外如果不是致死变异,只是普通的可见的隐性突变,则所产生的所有F2雄都表现为隐性突变。所以将F1雌一个一个分别取出作成许多交配组合,通过调查不出现F2雄或出现具有突变性状雄的培养瓶数,即可了解各种变异的出现频率。+为检查果蝇突变出现频率所常用的方法。是由H.J.Muller提出的。C为交叉抑制因子,系基于大的转位。L是隐性致死[[基因]],B为棒眼(Bar)。用同时具有CLB的X染色体(CLB-X)和普通X染色体的雌性与经X射线照射等处理的雄性交配,从F1中选出具有B性质的雌与未受照射的正常的雄性(利用前述雌的同生个体较为方便)交配。如果在F1雌从处理雄接受的X染色体上未产生隐性致死突变则应为雌2∶雄1之比,如已产生,在F2则完全不生雄。另外如果不是致死变异,只是普通的可见的隐性突变,则所产生的所有F2雄都表现为隐性突变。所以将F1雌一个一个分别取出作成许多交配组合,通过调查不出现F2雄或出现具有突变性状雄的培养瓶数,即可了解各种变异的出现频率。

当前修订版本

CLB法 ClB—technique

为检查果蝇突变出现频率所常用的方法。是由H.J.Muller提出的。C为交叉抑制因子,系基于大的转位。L是隐性致死基因,B为棒眼(Bar)。用同时具有CLB的X染色体(CLB-X)和普通X染色体的雌性与经X射线照射等处理的雄性交配,从F1中选出具有B性质的雌与未受照射的正常的雄性(利用前述雌的同生个体较为方便)交配。如果在F1雌从处理雄接受的X染色体上未产生隐性致死突变则应为雌2∶雄1之比,如已产生,在F2则完全不生雄。另外如果不是致死变异,只是普通的可见的隐性突变,则所产生的所有F2雄都表现为隐性突变。所以将F1雌一个一个分别取出作成许多交配组合,通过调查不出现F2雄或出现具有突变性状雄的培养瓶数,即可了解各种变异的出现频率。

个人工具

鲁ICP备14027462号-6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