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射线分析分辨率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修订版本间差异)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08:33 2007年4月13日的修订版本 (编辑)
月夜 (Talk | 贡献)

←上一个
当前修订版本 (06:21 2012年7月21日) (编辑) (undo)
Foodbk (Talk | 贡献)

 
第2行: 第2行:
X射线分析分辨率resolving power X射线分析分辨率resolving power
-表示晶体的X射线结构分析精密度的值。X射线结构分析的结果,最终是在单位晶格内的几个断面上给出电子密度分布等高线图。譬如分辨率为2,就是说此图能勉强区别相距2的两点间电子密度的差异。小分子晶体结构测定,一般以0.8—1.0的分辨率进行,所以能够精密地确定各个原子的位置。而蛋白质晶体的结构测定往往只能达到2—6的分辨率。因为2分辨率对于相邻原子的间隔来说是稍具粗糙的,所以不能弄清详细的结构。但可区别并能判断苯丙氨酸、组氨酸、色氨酸等氨基酸上环的存在,并可确定其位置等。结构测定的分辨率取决于将X射线衍射图上的斑点强度(黑度)数据采用到何种程度。例如在肌红蛋白晶体的衍射图上,仅采用中央附近的400个左右斑点,就只能得到6分辨率。为了获得2分辨率,需增加分布在外围的9000个以上斑点强度数据,因而就必须进行庞大的计算处理。在晶体性质不好、原子排列紊乱的情况下(连单位晶格结构重复都不十分正确),在X射线衍射图上,只能给出中央附近清楚的斑点,外围斑点就模糊不清了。这时由于数据少,所以测定的分辨率就必然不好。+表示晶体的X射线结构分析精密度的值。X射线结构[[分析]]的结果,最终是在单位晶格内的几个断面上给出电子密度分布等高线图。譬如分辨率为2,就是说此图能勉强区别相距2的两点间电子密度的差异。小分子晶体结构测定,一般以0.8—1.0的分辨率进行,所以能够精密地确定各个原子的位置。而蛋白质晶体的结构测定往往只能达到2—6的分辨率。因为2分辨率对于相邻原子的间隔来说是稍具粗糙的,所以不能弄清详细的结构。但可区别并能判断苯丙氨酸、组氨酸、色氨酸等氨基酸上环的存在,并可确定其位置等。结构测定的分辨率取决于将X射线衍射图上的斑点强度(黑度)数据采用到何种程度。例如在肌红蛋白晶体的衍射图上,仅采用中央附近的400个左右斑点,就只能得到6分辨率。为了获得2分辨率,需增加分布在外围的9000个以上斑点强度数据,因而就必须进行庞大的计算处理。在晶体性质不好、原子排列紊乱的情况下(连单位晶格结构重复都不十分正确),在X射线衍射图上,只能给出中央附近清楚的斑点,外围斑点就模糊不清了。这时由于数据少,所以测定的分辨率就必然不好。

当前修订版本

X射线分析分辨率resolving power

表示晶体的X射线结构分析精密度的值。X射线结构分析的结果,最终是在单位晶格内的几个断面上给出电子密度分布等高线图。譬如分辨率为2,就是说此图能勉强区别相距2的两点间电子密度的差异。小分子晶体结构测定,一般以0.8—1.0的分辨率进行,所以能够精密地确定各个原子的位置。而蛋白质晶体的结构测定往往只能达到2—6的分辨率。因为2分辨率对于相邻原子的间隔来说是稍具粗糙的,所以不能弄清详细的结构。但可区别并能判断苯丙氨酸、组氨酸、色氨酸等氨基酸上环的存在,并可确定其位置等。结构测定的分辨率取决于将X射线衍射图上的斑点强度(黑度)数据采用到何种程度。例如在肌红蛋白晶体的衍射图上,仅采用中央附近的400个左右斑点,就只能得到6分辨率。为了获得2分辨率,需增加分布在外围的9000个以上斑点强度数据,因而就必须进行庞大的计算处理。在晶体性质不好、原子排列紊乱的情况下(连单位晶格结构重复都不十分正确),在X射线衍射图上,只能给出中央附近清楚的斑点,外围斑点就模糊不清了。这时由于数据少,所以测定的分辨率就必然不好。

个人工具

鲁ICP备14027462号-6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