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米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05:18 2011年1月25日的修订版本 (编辑) Foodbk (Talk | 贡献) ←上一个 |
当前修订版本 (00:42 2016年7月19日) (编辑) (undo) Lmjiao (Talk | 贡献) |
||
(14 intermediate revisions not shown.) | |||
第1行: | 第1行: | ||
- | [[category:h]] | + | [[category:食品]][[category:h]][[category:杂粮]] |
- | [[category:黑色食品]] | ||
- | [[category:健康食品]]http://222.173.194.17/bbsattachments/attachments/month_0905/20090506_efd5d6de602adf61b4e8n4ZYQndg161U.jpg | + | 黑米为黑稻加工产品,属于粳米类,是由禾本科植物稻经长期培育形成的一类特色品种。稻粒外观长椭圆形,稻壳灰褐色,粒型有籼、粳两种,黑米是非糯性稻米。糙米呈黑色或黑褐色,营养丰富,食、药用价值高,除煮粥外还可以制作各种营养食品和酿酒,素有“黑珍珠”和“世界米中之王”的美誉。最具代表性的陕西洋县黑米、 自古就有“药米”、“贡米”、“寿米”的美誉。 |
- | 黑米又称黑粳米,也有人叫它“药糯”,据说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黑米外皮墨黑,质地细密,比普通大米略扁,以陕西汉中地区出产的黑米为佳,从汉武帝至清末一直被视为珍品,是献给历代帝王之贡品。 | + | '''食品简介''' |
- | 黑米营养丰富,堪称米中一绝。它含有18种[[氨基酸]]及[[硒]]、铁、锌、钙、[[锰]]、钼等元素和维生素b1、b2、b6,有益胃肠消化,增强造血功能,可使血红蛋白升高。 | + | 种植历史 |
- | 我国传统医学认为,食黑米能补肾,改善心、肝、脾、胃之功能,固本扶正,大补气血阴阳,对消化系统功能弱的人是很好的营养补品。同时,还可滋养肌肤,防止白发早生,具有延缓衰老之功效。此外,黑米对头晕、贫血、眼疾、腰腿酸软等症有一定疗效。黑米还可辅助治疗跌打、骨折,将黑米捣烂外敷或用黑米酒内服外擦,可加快痊愈。黑米酒能促进睡眠。 | + | 黑米种植历史悠久,是中国古老而名贵的水稻品种。相传距今二千多年前的汉武帝时,便由博望侯张骞最先在陕西洋县发现。 |
- | 黑米不易煮烂,因为它的表面有一层较坚韧的种皮包裹,所以,未煮烂的黑米能耐受胃酸和消化酶的作用。故大量食用黑米会引起急性肠胃炎,也会引起消化不良。许多人不了解黑米这一特性,仅听说浸泡3个小时,比一般大米多煮些时间即可食用,事实上,这样煮出来的黑米粥仅能使黑米变软,却未破坏其结构,营养成分多未溶出,汤汁也不黏稠。 | + | 每年秋后,黑稻一旦成熟登场,家户煮稀饭尝鲜。米汤色黑如墨,喝到口里有一股淡淡的药味,特别爽口合胃。时间一长,人们有了吃黑米的丰富经验。煮稀饭时投入天麻、银耳、百合、冰糖之类,胜似琼浆玉液,作为待客佳餐。头晕、目眩、贫血病人常食,症状明显减退。尤其适合腰酸膝软、四肢乏力的老人进行食疗,故黑米又叫“药米”之称。 |
- | 现介绍一种黑米粥制法:用清[[水]]稍加淘洗,加入适量温热水,浸泡1~3小时,再配以用量为黑米1/3的精白米,文火煮2小时或用高压锅煮沸30分钟以上即可食用。如加入适量的[[冰糖]]、[[红枣]]、[[白果]]、[[银耳]]、[[核桃仁]]、[[花生]]米等,味道更好,[[营养]]价值更高,实为四季进补之佳品。 | + | 相关典故 |
+ | |||
+ | 洋县种植黑稻米,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相传,西汉时代,张骞(陕西成固人 今陕西城固)还未出以前,在汉中家乡成固(今陕西城固、洋县一带)读书。有一天,他在柳林内读书困倦,依树入梦,梦中游历了斗牛宫,拜谒文曲星求问前程。文曲星告诉他:“前程万里。”张骞又问何时发迹。文曲星答曰:“汝见黑米之日,即发迹之时也。”从此以后,张骞除了苦读诗书外,常去河畔寻找黑米。三年后的一天,他终于在野稻中找到一株灰色稻穗,剥开稻壳,果然是黑米。张骞正巧就在这一年出仕。据说,张骞发现的黑米,就是流传至今的洋县黑米。由于黑稻米味美,所以,自西汉汉武帝时代开始,直到清朝末年,洋县黑米均是向帝王进献的贡米。庚子之变,尽管慈禧太后如丧家之犬,仍然念念不忘洋县黑米之香,下令进奉。 | ||
+ | |||
+ | '''营养介绍''' | ||
+ | |||
+ | 黑米和紫米都是稻米中的珍贵品种。主要营养成分(糙米):按占干物质计,含粗蛋白质8.5-12.5%,粗脂肪2.7-3.8%,碳水化合物75-84%,粗灰分1.7-2%。 | ||
+ | |||
+ | 用黑米熬制的米粥清香油亮,软糯适口,营养丰富,具有很好的滋补作用,因此被称为“补血米”、“长寿米”等;中国民间有“逢黑必补”之说。 | ||
+ | |||
+ | '''黑米糕做法''' | ||
+ | |||
+ | 1 黑米称重好后洗净,用水浸泡12小时以上再用。把洗净泡好的黑米放入搅拌机,倒入玉米油。 | ||
+ | |||
+ | 2 打入两个蛋黄。 | ||
+ | |||
+ | 搅打成细腻的糊糊。此时可以根据米糊的浓稠度适当添加少许蜂蜜调节,使米糊控制在一般做戚风时候的蛋黄糊浓稠度相当就可以了,切忌,不要太稀。我没有用蜂蜜。 | ||
+ | |||
+ | 4 蛋清在无油无水的容器中,分三次加入白糖,打至硬性发泡。 | ||
+ | |||
+ | 5 分三次把蛋白和米糊切拌均匀。 | ||
+ | |||
+ | 6 最后成比较浓稠均匀的浅灰色面糊。 | ||
+ | |||
+ | 7 倒入模子(8寸圆模),放入预热160度的烤箱中下层,60分钟。 | ||
+ | |||
+ | 8 这个是我在23分钟左右时候拍的,米糕不如正常戚风那样有很高的涨势,但是有一些向上的涨幅;最后烤好后不用倒扣,自然冷却后脱模就可以了 | ||
+ | |||
+ | '''鉴别方法''' | ||
+ | |||
+ | 普通方法 | ||
+ | |||
+ | 1.看:看黑米的色泽和外观。一般黑米有光泽,米粒大小均匀,很少有碎米、爆腰(米粒上有裂纹),无虫,不含杂质。次质、劣质黑米的色泽暗淡,米粒大小不匀,饱满度差,碎米多,有虫,有结块等。对于染色黑米,由于黑米的黑色集中在皮层,胚乳仍为白色,因此,消费者可以将米粒外面皮层全部刮掉,观察米粒是否呈白色,若不是呈白色,则极有可能是人为染色黑米。 | ||
+ | |||
+ | 2.闻:闻黑米的气味。手中取少量黑米,向黑米哈一口热气,然后立即嗅气味。优质黑米具有正常的清香味,无其他异味。微有异味或有霉变气味、酸臭味、腐败味和不正常气味的为次质、劣质黑米。 | ||
+ | |||
+ | 3.尝:尝黑米的味道。可取少量黑米放入口中细嚼,或磨碎后再品尝。优质黑米味佳,微甜,无任何异味。没有味道、微有异味、酸味、苦味及其他不良滋味的为次质、劣质黑米。 | ||
+ | |||
+ | 化学方法 | ||
+ | |||
+ | 白醋检测法非常准确,值得推荐。 | ||
+ | |||
+ | 具体方法:取若干米粒,一粒粒间隔的摆开,用白醋分别滴在上面,等几分钟有红色发生(类似红酒的那种颜色,红酒的红色就是花青素和酸反应的结果)就是好米,染色米的话滴上去染料的颜色马上出来的。 | ||
+ | |||
+ | 取样尽量多点,因为当今市场上有染色米和黑米混合的黑米。如果没任何反应,那就是已经抽取了花青素的黑米,这种行径更恶劣,因为黑米最大的有益营养就是超高的花青素含量。 | ||
+ | |||
+ | 另外利用酸和花青素的反应鉴别的方法还能用于鉴别其它富含花青素的食物。 | ||
+ | |||
+ | '''营养成分''' | ||
+ | |||
+ | 1. 黑米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B族维生素、维生素E、钙、磷、钾、镁、铁、锌等营养元素,营养丰富; | ||
+ | |||
+ | 2. 黑米具有清除自由基、改善缺铁性贫血、抗应激反应以及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理功能; | ||
+ | |||
+ | 3. 黑米中的黄酮类化合物能维持血管正常渗透压,减轻血管脆性,防止血管破裂和止血; | ||
+ | |||
+ | 4. 黑米有抗菌,降低血压、抑制癌细胞生长的功效; | ||
+ | |||
+ | 5. 黑米还具有改善心肌营养,降低心肌耗氧量等功效。 | ||
+ | |||
+ | '''烹调方法''' | ||
+ | |||
+ | 黑米不像白米那样精加工,而是多半在脱壳之后以糙米的形式直接食用,这种口感较粗的黑米适合用来煮粥。煮粥前先浸泡,充分吸收水分。泡米用的水要与米同煮,以保存其中的营养成分。还可以做成点心、汤圆、粽子、面包等。 | ||
+ | |||
+ | '''相关菜谱''' | ||
+ | |||
+ | 黑米粥;“三黑”粥;;黑米银耳大枣粥;黑米莲子粥;黑米桂花粥;雪梨糯米香饭;南瓜黑米粥;黑米馒头;黑米红豆粥;黑米薏仁八宝稀饭;八宝黑米粥;牛奶黑米粥;什锦黑米粥;芒果黑米粥;椰香黑米粥;桂花黑米面鱼;黑米酒 | ||
+ | |||
+ | '''主要功效''' | ||
+ | |||
+ | 食用功效 | ||
+ | |||
+ | 中医认为黑米有显著的药用价值,古农医书记载:黑米“滋阴补肾,健身暖胃,明目活血”,“清肝润肠”,“滑湿益精,补肺缓筋”等功效;可入药入膳,对头昏目眩、贫血白发、腰膝酸软、夜盲耳鸣症、疗效尤佳。长期食用可延年益寿。因此,人们俗称 :“药米”、“长寿米”。由于它最适于孕妇、产妇等补血之用,又称“月米”、“补血米”等。历代帝王也把它作为宫廷养生珍品,称为“贡米”。 | ||
+ | |||
+ | 现代医学证实,黑米具有滋阴补肾,健脾暖肝、补益脾胃,益气活血,养肝明目等疗效。经常食用黑米,有利于防治头昏、目眩、贫血、白发、眼疾、腰膝酸软、肺燥咳嗽、大便秘结、小便不利、肾虚水肿、食欲不振、脾胃虚弱等症。由于黑米所含营养成分多聚集在黑色皮层,故不宜精加工,以食用糙米或标准三等米为宜。按照营养专家黎黍匀研究,黑米的生命力指数为7.7021,食物防病指数为36.05,具有较强的保健功能。 | ||
+ | |||
+ | 黑米所含锰、锌、铜等无机盐大都比大米高1——3倍;更含有大米所缺乏的维生素C、叶绿素、花青素、胡萝卜素及强心甙等特殊成分,因而黑米比普通大米更具营养。多食黑米具有开胃益中,健脾暖肝,明目活血,滑涩补精之功,对于少年白发、妇女产后虚弱,病后体虚以及贫血、肾虚均有很好的补养作用。 | ||
+ | |||
+ | 黑米的米粒外部有一坚韧的种皮包裹,不易煮烂,故黑米应先浸泡一夜再煮。黑米粥若不煮烂,不仅大多数招牌营养素不能溶出,而且多食后易引起急性肠胃炎,对消化功能较弱的孩子和老弱病者更是如此。因此,消化不良的人不要吃未煮烂的黑米。病后消化能力弱的人不宜急于吃黑米,可吃些紫米来调养。[2] | ||
+ | |||
+ | 药用功效 | ||
+ | |||
+ | 【性味特征】性平,味甘。 | ||
+ | |||
+ | 【归经】脾、胃经。 | ||
+ | |||
+ | 【功效】黑米有开胃益中、健脾活血、明目的功效。可抗衰老;补充人体需要的蛋白质、锰、锌等多种矿物资。 | ||
+ | |||
+ | 【养生宜忌】宜 黑米适宜产后血虚、病后体虚者;或贫血者;或肾虚者;年少须发早白者食用。忌 脾胃虚弱的小儿或老年人不宜食用。 | ||
+ | |||
+ | 【相宜配伍】黑米与大米配伍,有开胃益中、缓脾明目的作用,用于须发早白、产后体虚者。 | ||
+ | |||
+ | 【按语】黑米外部有坚韧的种皮包裹,不易煮烂,若不煮烂其营养成分未溶出,多食后易引起急性肠胃炎,因此应先浸泡一夜再煮。 | ||
+ | |||
+ | '''禁忌与副作用''' | ||
+ | |||
+ | 1.米粒外部有一坚韧的种皮包裹,不易煮烂,故黑米应先浸泡一夜再煮。 | ||
+ | |||
+ | 2..病后消化能力弱的人不宜急于吃黑米,可吃些紫米来调养。 | ||
+ | |||
+ | '''质量要求''' | ||
+ | |||
+ | 当今黑米还没有国家标准,一般参照大米标准(GBl354-86)执行。 |
当前修订版本
黑米为黑稻加工产品,属于粳米类,是由禾本科植物稻经长期培育形成的一类特色品种。稻粒外观长椭圆形,稻壳灰褐色,粒型有籼、粳两种,黑米是非糯性稻米。糙米呈黑色或黑褐色,营养丰富,食、药用价值高,除煮粥外还可以制作各种营养食品和酿酒,素有“黑珍珠”和“世界米中之王”的美誉。最具代表性的陕西洋县黑米、 自古就有“药米”、“贡米”、“寿米”的美誉。
食品简介
种植历史
黑米种植历史悠久,是中国古老而名贵的水稻品种。相传距今二千多年前的汉武帝时,便由博望侯张骞最先在陕西洋县发现。
每年秋后,黑稻一旦成熟登场,家户煮稀饭尝鲜。米汤色黑如墨,喝到口里有一股淡淡的药味,特别爽口合胃。时间一长,人们有了吃黑米的丰富经验。煮稀饭时投入天麻、银耳、百合、冰糖之类,胜似琼浆玉液,作为待客佳餐。头晕、目眩、贫血病人常食,症状明显减退。尤其适合腰酸膝软、四肢乏力的老人进行食疗,故黑米又叫“药米”之称。
相关典故
洋县种植黑稻米,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相传,西汉时代,张骞(陕西成固人 今陕西城固)还未出以前,在汉中家乡成固(今陕西城固、洋县一带)读书。有一天,他在柳林内读书困倦,依树入梦,梦中游历了斗牛宫,拜谒文曲星求问前程。文曲星告诉他:“前程万里。”张骞又问何时发迹。文曲星答曰:“汝见黑米之日,即发迹之时也。”从此以后,张骞除了苦读诗书外,常去河畔寻找黑米。三年后的一天,他终于在野稻中找到一株灰色稻穗,剥开稻壳,果然是黑米。张骞正巧就在这一年出仕。据说,张骞发现的黑米,就是流传至今的洋县黑米。由于黑稻米味美,所以,自西汉汉武帝时代开始,直到清朝末年,洋县黑米均是向帝王进献的贡米。庚子之变,尽管慈禧太后如丧家之犬,仍然念念不忘洋县黑米之香,下令进奉。
营养介绍
黑米和紫米都是稻米中的珍贵品种。主要营养成分(糙米):按占干物质计,含粗蛋白质8.5-12.5%,粗脂肪2.7-3.8%,碳水化合物75-84%,粗灰分1.7-2%。
用黑米熬制的米粥清香油亮,软糯适口,营养丰富,具有很好的滋补作用,因此被称为“补血米”、“长寿米”等;中国民间有“逢黑必补”之说。
黑米糕做法
1 黑米称重好后洗净,用水浸泡12小时以上再用。把洗净泡好的黑米放入搅拌机,倒入玉米油。
2 打入两个蛋黄。
搅打成细腻的糊糊。此时可以根据米糊的浓稠度适当添加少许蜂蜜调节,使米糊控制在一般做戚风时候的蛋黄糊浓稠度相当就可以了,切忌,不要太稀。我没有用蜂蜜。
4 蛋清在无油无水的容器中,分三次加入白糖,打至硬性发泡。
5 分三次把蛋白和米糊切拌均匀。
6 最后成比较浓稠均匀的浅灰色面糊。
7 倒入模子(8寸圆模),放入预热160度的烤箱中下层,60分钟。
8 这个是我在23分钟左右时候拍的,米糕不如正常戚风那样有很高的涨势,但是有一些向上的涨幅;最后烤好后不用倒扣,自然冷却后脱模就可以了
鉴别方法
普通方法
1.看:看黑米的色泽和外观。一般黑米有光泽,米粒大小均匀,很少有碎米、爆腰(米粒上有裂纹),无虫,不含杂质。次质、劣质黑米的色泽暗淡,米粒大小不匀,饱满度差,碎米多,有虫,有结块等。对于染色黑米,由于黑米的黑色集中在皮层,胚乳仍为白色,因此,消费者可以将米粒外面皮层全部刮掉,观察米粒是否呈白色,若不是呈白色,则极有可能是人为染色黑米。
2.闻:闻黑米的气味。手中取少量黑米,向黑米哈一口热气,然后立即嗅气味。优质黑米具有正常的清香味,无其他异味。微有异味或有霉变气味、酸臭味、腐败味和不正常气味的为次质、劣质黑米。
3.尝:尝黑米的味道。可取少量黑米放入口中细嚼,或磨碎后再品尝。优质黑米味佳,微甜,无任何异味。没有味道、微有异味、酸味、苦味及其他不良滋味的为次质、劣质黑米。
化学方法
白醋检测法非常准确,值得推荐。
具体方法:取若干米粒,一粒粒间隔的摆开,用白醋分别滴在上面,等几分钟有红色发生(类似红酒的那种颜色,红酒的红色就是花青素和酸反应的结果)就是好米,染色米的话滴上去染料的颜色马上出来的。
取样尽量多点,因为当今市场上有染色米和黑米混合的黑米。如果没任何反应,那就是已经抽取了花青素的黑米,这种行径更恶劣,因为黑米最大的有益营养就是超高的花青素含量。
另外利用酸和花青素的反应鉴别的方法还能用于鉴别其它富含花青素的食物。
营养成分
1. 黑米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B族维生素、维生素E、钙、磷、钾、镁、铁、锌等营养元素,营养丰富;
2. 黑米具有清除自由基、改善缺铁性贫血、抗应激反应以及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理功能;
3. 黑米中的黄酮类化合物能维持血管正常渗透压,减轻血管脆性,防止血管破裂和止血;
4. 黑米有抗菌,降低血压、抑制癌细胞生长的功效;
5. 黑米还具有改善心肌营养,降低心肌耗氧量等功效。
烹调方法
黑米不像白米那样精加工,而是多半在脱壳之后以糙米的形式直接食用,这种口感较粗的黑米适合用来煮粥。煮粥前先浸泡,充分吸收水分。泡米用的水要与米同煮,以保存其中的营养成分。还可以做成点心、汤圆、粽子、面包等。
相关菜谱
黑米粥;“三黑”粥;;黑米银耳大枣粥;黑米莲子粥;黑米桂花粥;雪梨糯米香饭;南瓜黑米粥;黑米馒头;黑米红豆粥;黑米薏仁八宝稀饭;八宝黑米粥;牛奶黑米粥;什锦黑米粥;芒果黑米粥;椰香黑米粥;桂花黑米面鱼;黑米酒
主要功效
食用功效
中医认为黑米有显著的药用价值,古农医书记载:黑米“滋阴补肾,健身暖胃,明目活血”,“清肝润肠”,“滑湿益精,补肺缓筋”等功效;可入药入膳,对头昏目眩、贫血白发、腰膝酸软、夜盲耳鸣症、疗效尤佳。长期食用可延年益寿。因此,人们俗称 :“药米”、“长寿米”。由于它最适于孕妇、产妇等补血之用,又称“月米”、“补血米”等。历代帝王也把它作为宫廷养生珍品,称为“贡米”。
现代医学证实,黑米具有滋阴补肾,健脾暖肝、补益脾胃,益气活血,养肝明目等疗效。经常食用黑米,有利于防治头昏、目眩、贫血、白发、眼疾、腰膝酸软、肺燥咳嗽、大便秘结、小便不利、肾虚水肿、食欲不振、脾胃虚弱等症。由于黑米所含营养成分多聚集在黑色皮层,故不宜精加工,以食用糙米或标准三等米为宜。按照营养专家黎黍匀研究,黑米的生命力指数为7.7021,食物防病指数为36.05,具有较强的保健功能。
黑米所含锰、锌、铜等无机盐大都比大米高1——3倍;更含有大米所缺乏的维生素C、叶绿素、花青素、胡萝卜素及强心甙等特殊成分,因而黑米比普通大米更具营养。多食黑米具有开胃益中,健脾暖肝,明目活血,滑涩补精之功,对于少年白发、妇女产后虚弱,病后体虚以及贫血、肾虚均有很好的补养作用。
黑米的米粒外部有一坚韧的种皮包裹,不易煮烂,故黑米应先浸泡一夜再煮。黑米粥若不煮烂,不仅大多数招牌营养素不能溶出,而且多食后易引起急性肠胃炎,对消化功能较弱的孩子和老弱病者更是如此。因此,消化不良的人不要吃未煮烂的黑米。病后消化能力弱的人不宜急于吃黑米,可吃些紫米来调养。[2]
药用功效
【性味特征】性平,味甘。
【归经】脾、胃经。
【功效】黑米有开胃益中、健脾活血、明目的功效。可抗衰老;补充人体需要的蛋白质、锰、锌等多种矿物资。
【养生宜忌】宜 黑米适宜产后血虚、病后体虚者;或贫血者;或肾虚者;年少须发早白者食用。忌 脾胃虚弱的小儿或老年人不宜食用。
【相宜配伍】黑米与大米配伍,有开胃益中、缓脾明目的作用,用于须发早白、产后体虚者。
【按语】黑米外部有坚韧的种皮包裹,不易煮烂,若不煮烂其营养成分未溶出,多食后易引起急性肠胃炎,因此应先浸泡一夜再煮。
禁忌与副作用
1.米粒外部有一坚韧的种皮包裹,不易煮烂,故黑米应先浸泡一夜再煮。
2..病后消化能力弱的人不宜急于吃黑米,可吃些紫米来调养。
质量要求
当今黑米还没有国家标准,一般参照大米标准(GBl354-86)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