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扁豆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08:29 2009年7月14日的修订版本 (编辑) 艺艺 (Talk | 贡献) (新页面: 【来源】为豆科植物思茅猪屎豆的根。 【植物形态】思茅猪屎豆 直立小灌木,高约1米。茎、枝细,密被紧贴短毛,节间甚短。3出复叶,...) ←上一个 |
当前修订版本 (00:30 2016年7月19日) (编辑) (undo) Lmjiao (Talk | 贡献) |
||
第1行: | 第1行: | ||
- | 【来源】为豆科植物思茅猪屎豆的根。 | + | |
+ | [[category:食品]][[category:x]][[category:杂粮]] | ||
- | 【植物形态】思茅猪屎豆 | + | 小扁豆,学名兵豆(Lens culinaris)属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又名滨豆、鸡眼豆。一种粮食和绿肥兼用作物。染色体数 2n=14。起源于亚洲西南部和地中海东部地区。新石器时代就有栽培。约在青铜器时代传布到地中海、亚洲和欧洲。世界约有40个国家栽培小扁豆,亚洲生产最多。分大粒和小粒两个亚种,欧洲南部、非洲北部和南北美洲栽培的主要是大粒亚种,亚洲南部和欧洲东部主要是小粒亚种。中国主产于山西、陕西、甘肃、河北、河南、云南、宁夏南部山区等省。 |
- | 直立小灌木,高约1米。茎、枝细,密被紧贴短毛,节间甚短。3出复叶,小叶卵圆状披针形,长3~5厘米,宽2~3厘米,两端渐尖,两侧小叶较小;叶柄长1.5~2.5厘米。花黄色,顶生或侧生总状花序,长5~10厘米;花梗贴生绒毛。荚果长2~5厘米,宽1厘米,果柄长1~2厘米,光滑无毛,有种子1~5粒或更多。 | + | '''名称''' |
- | 生于路旁、田边、水沟边。分布于云南。 | + | 兵豆 扁豆、小扁豆、鸡碗豆(四川),滨豆(内蒙古),小金扁豆(云南) |
- | [[category:x]] | + | 形态特征 |
+ | |||
+ | 一年生草本;高10-50厘米。 | ||
+ | |||
+ | 茎方形,基部分枝,被极短柔毛。 | ||
+ | |||
+ | 叶具小叶4-12对;托叶斜披针形,长3-7毫米,被白色长柔毛;叶轴被柔毛,顶端小叶变为卷须或刺毛,小叶倒卵形,倒卵状长圆形至倒卵状披针形,长6-20毫米,宽2-5毫米,全缘,两面被白色长柔毛;无柄。 | ||
+ | |||
+ | 总状花序腋生,有花1-3朵,花序轴及总花梗密被白色柔毛,花梗长约1-3厘米;萼5裂,萼筒浅杯状,裂片线状披针形,长3-5毫米,密被白色长柔毛;花冠白色或蓝紫色,长4.5-6.5毫米;雄蕊 (9+1) 两体;旗瓣倒卵形,翼瓣、龙骨瓣有瓣柄和耳;子房无毛,具短柄,花柱顶扁平,近轴面有髯毛。 | ||
+ | |||
+ | 荚果长圆形,膨胀,黄色,长1-1.5厘米,宽0.4-0.8厘米,有种子1-2颗。 | ||
+ | |||
+ | 种子褐色,双凸镜形。 | ||
+ | |||
+ | 花期5-8月,果期8-9月。 | ||
+ | |||
+ | '''地理分布''' | ||
+ | |||
+ | 栽培于甘肃、内蒙古、河北、山西、河南、陕西、江苏、四川、云南等地。 | ||
+ | |||
+ | '''生长习性''' | ||
+ | |||
+ | 小扁豆是长日照作物,也有中性的。喜温暖干燥气候。耐旱性强而不耐湿。种子发芽最低温度为15℃,最适温度为18——21℃,结荚期最适温度为24℃左右。生育期90——120天。种子休眠期短,子叶不出土。适宜于砂质壤土而不适于酸性土壤。 | ||
+ | |||
+ | '''种植栽培''' | ||
+ | |||
+ | 单播时因茎杆葡匐,影响产量,常与大麦或小麦混播。一般在荚果约有三分之二呈黄褐色时收获、脱粒。主要病害有萎蔫病、根腐病和锈病等;主要害虫有蚜虫、豆象鼻虫、豆荚斑螟等。缺乏有效的根瘤菌以及根瘤受豆象幼虫侵害是小扁豆产量不高的原因之一。 | ||
+ | |||
+ | '''主要价值''' | ||
+ | |||
+ | 食用 | ||
+ | |||
+ | 种子可食用,茎、叶和种子可做饲料,枝叶做绿肥。 | ||
+ | |||
+ | 在烹调小扁豆之前不需要浸泡。用凉水冲洗一下就可以在水里或肉汤里慢慢煮。 | ||
+ | |||
+ | 欧美国家、阿拉伯等地常用小扁豆制罐头食品或煮汤菜。 | ||
+ | |||
+ | 中国主要将小扁豆与小麦、玉米磨成混合粉制作面食或以小扁豆粉制凉粉;嫩叶、青荚、豆芽作蔬菜。豆秸含蛋白质约4.4%,是优质饲料,也常于开花时翻入土中用作绿肥。 | ||
+ | |||
+ | 德式扁豆沙拉、扁豆糕、扁豆冬瓜田鸡汤还有鲜蘑烧扁豆。 | ||
+ | |||
+ | '''营养分析''' | ||
+ | |||
+ | 籽粒含蛋白质约25%,脂肪0.7%,碳水化合物60%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营养元素。 | ||
+ | |||
+ | 小扁豆可以提供蛋白质和能够降低胆固醇的可溶纤维,它的含铁量是其他豆类的两倍; | ||
+ | |||
+ | 小扁豆中维生素B和叶酸的含量也较高,叶酸对女性非常重要,可以降低胎儿畸形率; | ||
+ | |||
+ | 深色扁豆里的色素有抗氧化剂的作用,可以预防心脏病和癌症,抗衰老。 |
当前修订版本
小扁豆,学名兵豆(Lens culinaris)属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又名滨豆、鸡眼豆。一种粮食和绿肥兼用作物。染色体数 2n=14。起源于亚洲西南部和地中海东部地区。新石器时代就有栽培。约在青铜器时代传布到地中海、亚洲和欧洲。世界约有40个国家栽培小扁豆,亚洲生产最多。分大粒和小粒两个亚种,欧洲南部、非洲北部和南北美洲栽培的主要是大粒亚种,亚洲南部和欧洲东部主要是小粒亚种。中国主产于山西、陕西、甘肃、河北、河南、云南、宁夏南部山区等省。
名称
兵豆 扁豆、小扁豆、鸡碗豆(四川),滨豆(内蒙古),小金扁豆(云南)
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高10-50厘米。
茎方形,基部分枝,被极短柔毛。
叶具小叶4-12对;托叶斜披针形,长3-7毫米,被白色长柔毛;叶轴被柔毛,顶端小叶变为卷须或刺毛,小叶倒卵形,倒卵状长圆形至倒卵状披针形,长6-20毫米,宽2-5毫米,全缘,两面被白色长柔毛;无柄。
总状花序腋生,有花1-3朵,花序轴及总花梗密被白色柔毛,花梗长约1-3厘米;萼5裂,萼筒浅杯状,裂片线状披针形,长3-5毫米,密被白色长柔毛;花冠白色或蓝紫色,长4.5-6.5毫米;雄蕊 (9+1) 两体;旗瓣倒卵形,翼瓣、龙骨瓣有瓣柄和耳;子房无毛,具短柄,花柱顶扁平,近轴面有髯毛。
荚果长圆形,膨胀,黄色,长1-1.5厘米,宽0.4-0.8厘米,有种子1-2颗。
种子褐色,双凸镜形。
花期5-8月,果期8-9月。
地理分布
栽培于甘肃、内蒙古、河北、山西、河南、陕西、江苏、四川、云南等地。
生长习性
小扁豆是长日照作物,也有中性的。喜温暖干燥气候。耐旱性强而不耐湿。种子发芽最低温度为15℃,最适温度为18——21℃,结荚期最适温度为24℃左右。生育期90——120天。种子休眠期短,子叶不出土。适宜于砂质壤土而不适于酸性土壤。
种植栽培
单播时因茎杆葡匐,影响产量,常与大麦或小麦混播。一般在荚果约有三分之二呈黄褐色时收获、脱粒。主要病害有萎蔫病、根腐病和锈病等;主要害虫有蚜虫、豆象鼻虫、豆荚斑螟等。缺乏有效的根瘤菌以及根瘤受豆象幼虫侵害是小扁豆产量不高的原因之一。
主要价值
食用
种子可食用,茎、叶和种子可做饲料,枝叶做绿肥。
在烹调小扁豆之前不需要浸泡。用凉水冲洗一下就可以在水里或肉汤里慢慢煮。
欧美国家、阿拉伯等地常用小扁豆制罐头食品或煮汤菜。
中国主要将小扁豆与小麦、玉米磨成混合粉制作面食或以小扁豆粉制凉粉;嫩叶、青荚、豆芽作蔬菜。豆秸含蛋白质约4.4%,是优质饲料,也常于开花时翻入土中用作绿肥。
德式扁豆沙拉、扁豆糕、扁豆冬瓜田鸡汤还有鲜蘑烧扁豆。
营养分析
籽粒含蛋白质约25%,脂肪0.7%,碳水化合物60%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营养元素。
小扁豆可以提供蛋白质和能够降低胆固醇的可溶纤维,它的含铁量是其他豆类的两倍;
小扁豆中维生素B和叶酸的含量也较高,叶酸对女性非常重要,可以降低胎儿畸形率;
深色扁豆里的色素有抗氧化剂的作用,可以预防心脏病和癌症,抗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