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葵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修订版本间差异)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11:23 2008年5月21日的修订版本 (编辑)
Lab LAB (Talk | 贡献)

←上一个
当前修订版本 (06:00 2016年3月21日) (编辑) (undo)
Foodbk (Talk | 贡献)

 
第9行: 第9行:
国内分布:湖南.四川.贵州.云南.江西.甘肃 国内分布:湖南.四川.贵州.云南.江西.甘肃
命名来源:[Syst. Ed. 10: 1147. 1759] 命名来源:[Syst. Ed. 10: 1147. 1759]
-中国植物志:49(2):004+中国[[植物]]志:49(2):004
药用部位:种子(冬葵子);根(冬葵根;嫩苗或叶(冬葵叶) 药用部位:种子(冬葵子);根(冬葵根;嫩苗或叶(冬葵叶)
药用功能:种子能利水,滑肠,下乳;根能清热解毒,利窍,通淋;嫩苗或叶能清热,行水,滑肠 药用功能:种子能利水,滑肠,下乳;根能清热解毒,利窍,通淋;嫩苗或叶能清热,行水,滑肠
又名葵菜、冬寒菜、蕲菜。葵的一种。叶肾形,稍皱缩。夏初开淡红色小花。嫩梢、嫩叶可作蔬菜。茎叶皆入药。 汉 桓宽 《盐铁论·散不足》:“春鹅秋鶵,冬葵温韭。” 晋 张华 《博物志》卷四:“人食冬葵为狗所啮,疮不差或致死。”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五·葵》:“六七月种者为秋葵,八九月种者为冬葵。” 清 吴其濬 《植物名实图考·蔬一·冬葵》:“冬葵,《本经》上品,为百菜之主, 江西 、 湖南 皆种之。” 又名葵菜、冬寒菜、蕲菜。葵的一种。叶肾形,稍皱缩。夏初开淡红色小花。嫩梢、嫩叶可作蔬菜。茎叶皆入药。 汉 桓宽 《盐铁论·散不足》:“春鹅秋鶵,冬葵温韭。” 晋 张华 《博物志》卷四:“人食冬葵为狗所啮,疮不差或致死。”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五·葵》:“六七月种者为秋葵,八九月种者为冬葵。” 清 吴其濬 《植物名实图考·蔬一·冬葵》:“冬葵,《本经》上品,为百菜之主, 江西 、 湖南 皆种之。”

当前修订版本

种中文名:冬葵 种拉丁名:Malva crispa Linn. 种别名 :冬苋菜、冬寒菜 科中文名:锦葵科 科拉丁名:Malvaceae 属中文名:锦葵属 属拉丁名:Malva 国内分布:湖南.四川.贵州.云南.江西.甘肃 命名来源:[Syst. Ed. 10: 1147. 1759] 中国植物志:49(2):004 药用部位:种子(冬葵子);根(冬葵根;嫩苗或叶(冬葵叶) 药用功能:种子能利水,滑肠,下乳;根能清热解毒,利窍,通淋;嫩苗或叶能清热,行水,滑肠 又名葵菜、冬寒菜、蕲菜。葵的一种。叶肾形,稍皱缩。夏初开淡红色小花。嫩梢、嫩叶可作蔬菜。茎叶皆入药。 汉 桓宽 《盐铁论·散不足》:“春鹅秋鶵,冬葵温韭。” 晋 张华 《博物志》卷四:“人食冬葵为狗所啮,疮不差或致死。”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五·葵》:“六七月种者为秋葵,八九月种者为冬葵。” 清 吴其濬 《植物名实图考·蔬一·冬葵》:“冬葵,《本经》上品,为百菜之主, 江西 、 湖南 皆种之。”

个人工具

鲁ICP备14027462号-6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