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膜理论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修订版本间差异)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06:18 2011年5月28日的修订版本 (编辑)
Foodbk (Talk | 贡献)

←上一个
当前修订版本 (05:38 2014年3月3日) (编辑) (undo)
Foodbk (Talk | 贡献)

 
第3行: 第3行:
[英文]: two-film theory [英文]: two-film theory
-[说明]: 一种关于两个流体相在界面传质动力学的理论。主要论点:(1)在传质过程中,两相间有一个相界面。相界面两边具有传质薄膜,在任何流体力学条件下,都呈滞流状态;(2)尽管传质两层膜很薄,仍是传质过程的主要阻力所在;(3)不论何时,在两层薄膜间的相界面处的浓度关系,假定已经达到平衡。双膜理论将传质过程的机理大大简化,而变为通过传质两层薄膜的分扩散[[过程]]。但在反映客观实际和指导生产方面,都有缺点和局限性。+[说明]: 一种关于两个流体相在界面传质动力学的理论。主要论点:(1)在传质[[过程]]中,两相间有一个相界面。相界面两边具有传质薄膜,在任何流体力学条件下,都呈滞流状态;(2)尽管传质两层膜很薄,仍是传质过程的主要阻力所在;(3)不论何时,在两层薄膜间的相界面处的浓度关系,假定已经达到平衡。双膜理论将传质过程的机理大大简化,而变为通过传质两层薄膜的分扩散[[过程]]。但在反映客观实际和指导生产方面,都有缺点和局限性。
[[category:s]] [[category:s]]

当前修订版本

[中文]: 双膜理论

[英文]: two-film theory

[说明]: 一种关于两个流体相在界面传质动力学的理论。主要论点:(1)在传质过程中,两相间有一个相界面。相界面两边具有传质薄膜,在任何流体力学条件下,都呈滞流状态;(2)尽管传质两层膜很薄,仍是传质过程的主要阻力所在;(3)不论何时,在两层薄膜间的相界面处的浓度关系,假定已经达到平衡。双膜理论将传质过程的机理大大简化,而变为通过传质两层薄膜的分扩散过程。但在反映客观实际和指导生产方面,都有缺点和局限性。

个人工具

鲁ICP备14027462号-6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