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形秃马勃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修订版本间差异)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08:49 2007年3月27日的修订版本 (编辑)
月夜 (Talk | 贡献)

←上一个
当前修订版本 (05:26 2014年2月24日) (编辑) (undo)
Foodbk (Talk | 贡献)

 
第5行: 第5行:
同物异名: 同物异名:
分类地位:马勃菌目、马勃菌科、秃马勃属 分类地位:马勃菌目、马勃菌科、秃马勃属
-形态特征:子实体较大。扁球形至陀螺形,直径4-12cm,不孕基部发达,初期白色后呈淡紫色,上部有细小的鳞片,成熟后表皮破裂,孢粉散出。内部初期灰白带紫后呈暗紫灰色。往往当孢粉散了后遗留似杯状的基部,上面呈紫色,具细微的小疣,5-6μm。孢丝浅和褐色,粗3-4μm。+形态[[特征]]:子实体较大。扁球形至陀螺形,直径4-12cm,不孕基部发达,初期白色后呈淡紫色,上部有细小的鳞片,成熟后表皮破裂,孢粉散出。内部初期灰白带紫后呈暗紫灰色。往往当孢粉散了后遗留似杯状的基部,上面呈紫色,具细微的小疣,5-6μm。孢丝浅和褐色,粗3-4μm。
生态习性:夏秋季生于林中地上,常生于草地上。 生态习性:夏秋季生于林中地上,常生于草地上。
分布地区:河北、山西、湖南、台湾、云南等。 分布地区:河北、山西、湖南、台湾、云南等。
经济用途:孢粉可药用。有消肿、止血、清、利喉、解毒作用。幼时可以食用。有认为此种等于紫色秃马勃(Caluatia lilacina),但戴芳澜教授著的《中国真菌总汇》中的仍作为两个种,这里暂作为不同种处理。 经济用途:孢粉可药用。有消肿、止血、清、利喉、解毒作用。幼时可以食用。有认为此种等于紫色秃马勃(Caluatia lilacina),但戴芳澜教授著的《中国真菌总汇》中的仍作为两个种,这里暂作为不同种处理。

当前修订版本

中文学名:杯形秃马勃 拉丁学名:Calvatia cyatniformis (Rosc.) Morg. 中文别名: 同物异名: 分类地位:马勃菌目、马勃菌科、秃马勃属 形态特征:子实体较大。扁球形至陀螺形,直径4-12cm,不孕基部发达,初期白色后呈淡紫色,上部有细小的鳞片,成熟后表皮破裂,孢粉散出。内部初期灰白带紫后呈暗紫灰色。往往当孢粉散了后遗留似杯状的基部,上面呈紫色,具细微的小疣,5-6μm。孢丝浅和褐色,粗3-4μm。 生态习性:夏秋季生于林中地上,常生于草地上。 分布地区:河北、山西、湖南、台湾、云南等。 经济用途:孢粉可药用。有消肿、止血、清、利喉、解毒作用。幼时可以食用。有认为此种等于紫色秃马勃(Caluatia lilacina),但戴芳澜教授著的《中国真菌总汇》中的仍作为两个种,这里暂作为不同种处理。

个人工具

鲁ICP备14027462号-6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