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虾纲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修订版本间差异)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08:53 2008年11月7日的修订版本 (编辑)
JBG (Talk | 贡献)

←上一个
当前修订版本 (08:10 2013年3月6日) (编辑) (undo)
Foodbk (Talk | 贡献)

 
(One intermediate revision not shown.)
第1行: 第1行:
-  甲壳动物亚门最原始的1纲,体延长,略呈筒形,多节,体形略似鳃足纲的鲎虫,但构造不同。头部6节,躯干前部(胸部)9节,+甲壳动物亚门最原始的1纲,体延长,略呈筒形,多节,体形略似鳃足纲的鲎虫,但构造不同。头部6节,躯干前部(胸部)9节,
后部(腹部)11节。头部与第1胸节愈合,背面有盾形头胸甲(背甲),平扁,无眼。胸部宽,有8个自由体节(第2~9节),较 后部(腹部)11节。头部与第1胸节愈合,背面有盾形头胸甲(背甲),平扁,无眼。胸部宽,有8个自由体节(第2~9节),较
-宽而短,具明显的侧甲,每节有附肢一对(共9对)。为小型海生动物(体长不到4毫米),目前仅发现4属9种,分布于各大洲。 +宽而短,具明显的侧甲,每节有附肢一对(共9对)。为小型海生[[动物]](体长不到4毫米),目前仅发现4属9种,分布于各大洲。
-  头虾类雌雄同体,雌性生殖孔位于第9胸节,产卵后卵囊常附于第9胸肢上。雄性生殖孔在第6胸节。腹部11节均无附肢,尾节末端有带长刚毛的尾叉。 +头虾类雌雄同体,雌性生殖孔位于第9胸节,产卵后卵囊常附于第9胸肢上。雄性生殖孔在第6胸节。腹部11节均无附肢,尾节末端有带长刚毛的尾叉。
-  第一触角细小,单枝,基部4节,末端具细长鞭。第二触角双枝型,内肢细小,2节;外肢粗大,多节,具感觉毛。大颚无触须。第1小颚双枝,内肢细小,2节,外肢细长,5节,基节外侧有一片假上肢。第2小颚较宽大,基节有叶状颚基,内肢稍大、较宽,外肢2节,末节椭圆形,基部外侧有片状假上肢,因此附肢呈三叉型。 +第一触角细小,单枝,基部4节,末端具细长鞭。第二触角双枝型,内肢细小,2节;外肢粗大,多节,具感觉毛。大颚无触须。第1小颚双枝,内肢细小,2节,外肢细长,5节,基节外侧有一片假上肢。第2小颚较宽大,基节有叶状颚基,内肢稍大、较宽,外肢2节,末节椭圆形,基部外侧有片状假上肢,因此附肢呈三叉型。
-  胸肢基本同形,原肢内侧突出,成为颚基;内枝6~7节,较小;外枝4节,宽片状;假上肢较大,圆形,都具刚毛。末2对胸肢显著细小。第8胸肢无内枝,外枝窄小,仅2节,假上肢也小,1片。末对(第9对)胸肢雏形,仅2小片,不分枝。 +胸肢基本同形,原肢内侧突出,成为颚基;内枝6~7节,较小;外枝4节,宽片状;假上肢较大,圆形,都具刚毛。末2对胸肢显著细小。第8胸肢无内枝,外枝窄小,仅2节,假上肢也小,1片。末对(第9对)胸肢雏形,仅2小片,不分枝。
-  头虾类栖于潮间带至1500米深海底的泥沙沉积物中,以有机碎屑为食,1955年Sanders初发现于北美大西洋岸。 +头虾类栖于潮间带至1500米深海底的泥沙沉积物中,以有机碎屑为食,1955年Sanders初发现于北美大西洋岸。
-  初孵化幼体为无节幼体,具3个口后节(包括尾节),蜕皮数次为后无节幼体(Metanauplius),最后变态为与成体相似的稚幼期。 +初孵化幼体为无节幼体,具3个口后节(包括尾节),蜕皮数次为后无节幼体(Metanauplius),最后变态为与成体相似的稚幼期。
-  头虾纲仅包括短足目一目,共4属:哈琴头虾属(Hut-chinsonella)1种,桑得头虾属(Sandersiella)3种,莱特头虾属(Lightiella)4种,齐顿头虾属(Chiltoniella)1种。 +头虾纲仅包括短足目一目,共4属:哈琴头虾属(Hut-chinsonella)1种,桑得头虾属(Sandersiella)3种,莱特头虾属(Lightiella)4种,齐顿头虾属(Chiltoniella)1种。
-  头虾纲被认为是现存最原始的甲壳类,与中泥盆系地层发现的鳞虾相近,它的体制构造和三叉胸肢不同于甲壳类其他类群,其假上肢不同于鳃足类的上肢。+头虾纲被认为是现存最原始的甲壳类,与中泥盆系地层发现的鳞虾相近,它的体制构造和三叉胸肢不同于甲壳类其他类群,其假上肢不同于鳃足类的上肢。
[[category:t]][[category:水生物]] [[category:t]][[category:水生物]]

当前修订版本

甲壳动物亚门最原始的1纲,体延长,略呈筒形,多节,体形略似鳃足纲的鲎虫,但构造不同。头部6节,躯干前部(胸部)9节, 后部(腹部)11节。头部与第1胸节愈合,背面有盾形头胸甲(背甲),平扁,无眼。胸部宽,有8个自由体节(第2~9节),较 宽而短,具明显的侧甲,每节有附肢一对(共9对)。为小型海生动物(体长不到4毫米),目前仅发现4属9种,分布于各大洲。

头虾类雌雄同体,雌性生殖孔位于第9胸节,产卵后卵囊常附于第9胸肢上。雄性生殖孔在第6胸节。腹部11节均无附肢,尾节末端有带长刚毛的尾叉。

第一触角细小,单枝,基部4节,末端具细长鞭。第二触角双枝型,内肢细小,2节;外肢粗大,多节,具感觉毛。大颚无触须。第1小颚双枝,内肢细小,2节,外肢细长,5节,基节外侧有一片假上肢。第2小颚较宽大,基节有叶状颚基,内肢稍大、较宽,外肢2节,末节椭圆形,基部外侧有片状假上肢,因此附肢呈三叉型。

胸肢基本同形,原肢内侧突出,成为颚基;内枝6~7节,较小;外枝4节,宽片状;假上肢较大,圆形,都具刚毛。末2对胸肢显著细小。第8胸肢无内枝,外枝窄小,仅2节,假上肢也小,1片。末对(第9对)胸肢雏形,仅2小片,不分枝。

头虾类栖于潮间带至1500米深海底的泥沙沉积物中,以有机碎屑为食,1955年Sanders初发现于北美大西洋岸。

初孵化幼体为无节幼体,具3个口后节(包括尾节),蜕皮数次为后无节幼体(Metanauplius),最后变态为与成体相似的稚幼期。

头虾纲仅包括短足目一目,共4属:哈琴头虾属(Hut-chinsonella)1种,桑得头虾属(Sandersiella)3种,莱特头虾属(Lightiella)4种,齐顿头虾属(Chiltoniella)1种。

头虾纲被认为是现存最原始的甲壳类,与中泥盆系地层发现的鳞虾相近,它的体制构造和三叉胸肢不同于甲壳类其他类群,其假上肢不同于鳃足类的上肢。


鲁ICP备14027462号-6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