绒毛赤竹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修订版本间差异)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09:25 2007年4月10日的修订版本 (编辑)
月夜 (Talk | 贡献)

←上一个
当前修订版本 (07:44 2012年9月25日) (编辑) (undo)
Foodbk (Talk | 贡献)

 
第4行: 第4行:
秆高2m,径 0.5cm, 节间长 55-22cm,无毛。节稍隆起,不呈膝曲状。箨鞘短,长度为节间长的5/2-1/3,背部密被绒毛,基部具黄色的疣状毛。箨耳镰刀状,长约0.5cm,刚毛长8-10mm,放射状;箨舌短,近无毛;箨叶披针形,长1.5-3.5cm,宽0.2-0.5cm,直立或稍开展。每枝具叶2-3枚,具叶耳和遂毛;叶片椭圆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18-2ocm,宽3-4.2cm。 秆高2m,径 0.5cm, 节间长 55-22cm,无毛。节稍隆起,不呈膝曲状。箨鞘短,长度为节间长的5/2-1/3,背部密被绒毛,基部具黄色的疣状毛。箨耳镰刀状,长约0.5cm,刚毛长8-10mm,放射状;箨舌短,近无毛;箨叶披针形,长1.5-3.5cm,宽0.2-0.5cm,直立或稍开展。每枝具叶2-3枚,具叶耳和遂毛;叶片椭圆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18-2ocm,宽3-4.2cm。
-分布:广西融水。生于海拔 5400m的山顶密林中。+[[分布]]:广西融水。生于海拔 5400m的山顶密林中。

当前修订版本

绒毛赤竹(S.tomentosa C.D.Chu et C.S.Chao)

秆高2m,径 0.5cm, 节间长 55-22cm,无毛。节稍隆起,不呈膝曲状。箨鞘短,长度为节间长的5/2-1/3,背部密被绒毛,基部具黄色的疣状毛。箨耳镰刀状,长约0.5cm,刚毛长8-10mm,放射状;箨舌短,近无毛;箨叶披针形,长1.5-3.5cm,宽0.2-0.5cm,直立或稍开展。每枝具叶2-3枚,具叶耳和遂毛;叶片椭圆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18-2ocm,宽3-4.2cm。

分布:广西融水。生于海拔 5400m的山顶密林中。

个人工具

鲁ICP备14027462号-6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