鲱科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修订版本间差异)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07:40 2009年3月9日的修订版本 (编辑)
Foodbk (Talk | 贡献)

←上一个
当前修订版本 (06:14 2011年12月17日) (编辑) (undo)
Foodbk (Talk | 贡献)

 
第8行: 第8行:
     
-鲱科的鱼类有不少体型呈纺锤形,但也有极为侧扁者。体色则背部青蓝,肚腹银白,呈现典型大洋鱼类的特征。此外,鲱具有容易脱落的圆鳞,无侧线,各鳍无硬棘,胸鳍的位置则较一般鱼低,腹鳍在腹位,和高等鱼类位在身体的前部不同,这些特征意味著鲱是较原始的硬骨鱼。一般鲱科鱼类体长均小於20公分,分布在全世界各海域及热带、亚热带地区的河川和湖泊中。黑尾小魦丁是本科鱼类中比较常见的种类,它的尾鳍上下叶尖端为黑色,是主要的特征,也是名称的由来。+鲱科的鱼类有不少体型呈纺锤形,但也有极为侧扁者。体色则背部青蓝,肚腹银白,呈现典型大洋鱼类的特征。此外,鲱具有容易脱落的圆鳞,无侧线,各鳍无硬棘,胸鳍的位置则较一般鱼低,腹鳍在腹位,和高等鱼类位在身体的前部不同,这些特征意味著鲱是较原始的硬骨鱼。一般鲱科鱼类体长均小於20公分,分布在全世界各海域及热带、亚热带地区的河川和湖泊中。黑尾小魦丁是本科鱼类中比较常见的种类,它的尾鳍上下叶尖端为黑色,是主要的[[特征]],也是名称的由来。
[[category:f]] [[category:f]]

当前修订版本

分类:鲱形目   

种类:全世界共有56属181种,其中50种是纯淡水鱼;台湾现有12属26种,均为海水鱼   

生态:表层巡游,卵生,滤食   

鲱科的鱼类有不少体型呈纺锤形,但也有极为侧扁者。体色则背部青蓝,肚腹银白,呈现典型大洋鱼类的特征。此外,鲱具有容易脱落的圆鳞,无侧线,各鳍无硬棘,胸鳍的位置则较一般鱼低,腹鳍在腹位,和高等鱼类位在身体的前部不同,这些特征意味著鲱是较原始的硬骨鱼。一般鲱科鱼类体长均小於20公分,分布在全世界各海域及热带、亚热带地区的河川和湖泊中。黑尾小魦丁是本科鱼类中比较常见的种类,它的尾鳍上下叶尖端为黑色,是主要的特征,也是名称的由来。


鲁ICP备14027462号-6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