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修订版本间差异)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07:57 2009年4月3日的修订版本 (编辑)
艺艺 (Talk | 贡献)

←上一个
当前修订版本 (05:48 2011年11月2日) (编辑) (undo)
Foodbk (Talk | 贡献)

 
第1行: 第1行:
-鮈鲫(Gobiocypris rarus)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小型鲤科鱼类,分布于四川省汉源县、石棉县、双流县、都江堰市、彭州市等地。从1990年开始,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以将它作为新的实验动物为目的,先后对其分布区与生活习性、形态与分类地位、繁殖、胚胎发育、胚后发育、生长、摄食、对生态因子的适应性、核型与同工酶、饲养方法、繁殖技术、麻醉方法、近交系培育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现在,我们已对其饲养管理进行了规范化,并获得了全兄妹近交21代的鱼,离培育标准实验动物的目标已非常接近。+鮈鲫(Gobiocypris rarus)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小型鲤科鱼类,[[分布]]于四川省汉源县、石棉县、双流县、都江堰市、彭州市等地。从1990年开始,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以将它作为新的实验动物为目的,先后对其分布区与生活习性、形态与分类地位、繁殖、胚胎发育、胚后发育、生长、摄食、对生态因子的适应性、核型与同工酶、饲养方法、繁殖技术、麻醉方法、近交系培育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现在,我们已对其饲养管理进行了规范化,并获得了全兄妹近交21代的鱼,离培育标准实验动物的目标已非常接近。
[[category:j]] [[category:j]]

当前修订版本

鮈鲫(Gobiocypris rarus)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小型鲤科鱼类,分布于四川省汉源县、石棉县、双流县、都江堰市、彭州市等地。从1990年开始,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以将它作为新的实验动物为目的,先后对其分布区与生活习性、形态与分类地位、繁殖、胚胎发育、胚后发育、生长、摄食、对生态因子的适应性、核型与同工酶、饲养方法、繁殖技术、麻醉方法、近交系培育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现在,我们已对其饲养管理进行了规范化,并获得了全兄妹近交21代的鱼,离培育标准实验动物的目标已非常接近。

个人工具

鲁ICP备14027462号-6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