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时璋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修订版本间差异)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07:46 2010年7月22日的修订版本 (编辑)
Foodbk (Talk | 贡献)
(个人简介)
←上一个
07:47 2010年7月22日的修订版本 (编辑) (undo)
Foodbk (Talk | 贡献)
(科研成果)
下一个→
第6行: 第6行:
==科研成果== ==科研成果==
-{{{2}}}+贝时璋早年从事无脊椎动物实验胚胎学和细胞学的研究,对细胞数恒定动物与再生的关系作了深入的研究;30年代初发现了中间性丰年虫,并观察到其雌雄生殖细胞的相互转化现象;70年代提出了细胞重建学说。重视交叉学科,致力于我国生物物理学的发展,先后组织开拓了放射生物学、宇宙生物学、仿生学、生物工程技术、生物控制论等分支领域和相关技术,并培养出一批生物物理学骨干人才。贝时璋是第一届中央研究院院士和第一届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荣誉所长。最后一位去世的第一届中央研究院院士。
==其它== ==其它==

07:47 2010年7月22日的修订版本

个人简介

Image:beishi.jpg

贝时璋(Shitsan Pai,1903.10.101~2009.10.29)实验生物学家,细胞生物学家,教育家。我国细胞学、胚胎学的创始人之一,我国生物物理学的奠基人。

科研成果

贝时璋早年从事无脊椎动物实验胚胎学和细胞学的研究,对细胞数恒定动物与再生的关系作了深入的研究;30年代初发现了中间性丰年虫,并观察到其雌雄生殖细胞的相互转化现象;70年代提出了细胞重建学说。重视交叉学科,致力于我国生物物理学的发展,先后组织开拓了放射生物学、宇宙生物学、仿生学、生物工程技术、生物控制论等分支领域和相关技术,并培养出一批生物物理学骨干人才。贝时璋是第一届中央研究院院士和第一届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荣誉所长。最后一位去世的第一届中央研究院院士。

其它

{{{3}}}

个人工具

鲁ICP备14027462号-6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