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酸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修订版本间差异)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06:16 2008年5月8日的修订版本 (编辑)
Foodbk (Talk | 贡献)

←上一个
11:33 2008年5月21日的修订版本 (编辑) (undo)
Haofood123456 (Talk | 贡献)

下一个→
第1行: 第1行:
-[[category:添加剂]] 
-[[category:加工助剂]] 
-油酸+油酸
 +开放分类: 化学 油酸
-oleic acid+ 油酸(oleic acid)
-一种[[脂肪酸]]。分子式CH3(CH2)7CH=CH(CH2)7COOH。学名顺式-9-+八()烯酸 。油酸与其他脂肪酸一起,以甘油酯的形式存在于一切动植物[[油脂]]中。在动物脂肪中,油酸在脂肪酸中约占40%~50%。在[[植物油]]中的变化较大,茶油中可高达83%,花生油中达54%,而椰子油中则只有5%~6%。+学名:(Z)-9-十八烯酸;顺-9-十八烯酸;十八烯酸;顺式-9-十八烯酸;顺式十八碳-9-烯酸;顺-9-十八烯酸;
 +红油(美国助磨剂商品名,化学成分为脂肪酸混合物;Oleic acid;9-Octadecenoic acid (Z)-;(z)-9-octadecenoic aci;(z)-9-octadecenoic acid;9,10-octadecenoic acid
-纯油酸为无色油状[[液体]]。熔点16.3℃,沸点286℃(100毫米汞柱) ,相对密度0.8935(20/4℃)。易溶于[[乙醇]]、[[乙醚]]、[[氯仿]]等有机溶剂中。油酸与[[硝酸]]作用,则异构化为反式异构体,反油酸的熔点为44~45℃;氢化则得硬脂酸;用[[高锰酸钾]]氧化则得正壬酸和[[壬二酸]]的[[混合物]]。油酸由于含有双键,在空气中长期放置时能发生自氧化作用,局部转变成含羰基的物质,有腐败的哈喇味,这是油脂变质的原因。商品油酸中,一般含7%~12%的饱和脂肪酸,如软脂酸和硬脂酸等。+ 一种脂肪酸。分子式C18H34O2 ,结构简式 CH3(CH2)7CH=CH(CH2)7COOH。学名顺式-9-+八(碳)烯酸 。油酸与其他脂肪酸一起,以甘油酯的形式存在于一切动植物油脂中。在动物脂肪中,油酸在脂肪酸中约占40%~50%。在植物油中的变化较大,茶油中可高达83%,花生油中达54%,而椰子油中则只有5%~6%。
-油酸的钠盐或[[钾盐]]是肥皂的成分之一。纯的油酸钠具有良好的去污能力,可用作乳化剂等表面活性剂,并可用于治疗胆石症。油酸的其他[[金属盐]]也可用于防水织物、润滑剂、抛光剂等方面,其钡盐可作杀鼠剂。 + 纯油酸为无色油状液体,有动物油或植物油气味,久置空气中颜色逐渐变深,工业品为黄色到红色油状液体,有猪油气味。熔点16.3℃,沸点286℃(100毫米汞柱) ,相对密度0.8935(20/4℃),折射率1.4582,闪点372℃。易溶于乙醇、乙醚、氯仿等有机溶剂中,不溶于水。易燃。遇碱易皂化,凝固后生成白色柔钦固体。 在高热下极易氧化、聚合或分解。无毒。
 + 油酸与硝酸作用,则异构化为反式异构体,反油酸的熔点为44~45℃;氢化则得硬脂酸;用高锰酸钾氧化则得正壬酸和壬二酸的混合物。油酸由于含有双键,在空气中长期放置时能发生自氧化作用,局部转变成含羰基的物质,有腐败的哈喇味,这是油脂变质的原因。商品油酸中,一般含7%~12%的饱和脂肪酸,如软脂酸和硬脂酸等。
 + 油酸的钠盐或钾盐是肥皂的成分之一。
-[[category:添加剂]]+应用 主要用于制备塑料增塑剂环氧油酸丁酯或环氧油酸辛酯。毛纺工业用于制备抗静电剂和润滑柔软剂。木材工业用于制备抗水剂石蜡乳化液。经氧化制备壬二酸,是聚酰胺树脂(尼龙)的原料。也可用作农药乳化剂、印染助剂、工业溶剂、金属矿物浮选剂、脱模剂、油脂水解剂,用于制备复写纸、打字纸、圆珠笔油及各种油酸盐等。作为化学试剂、用作色谱对比样品及用于生化研究,核定钙、氨、铜,测定镁、硫等。
-[[category:加工助剂]]+ 纯的油酸钠具有良好的去污能力,可用作乳化剂等表面活性剂,并可用于治疗胆石症。油酸的其他金属盐也可用于防水织物、润滑剂、抛光剂等方面,其钡盐可作杀鼠剂。

11:33 2008年5月21日的修订版本

油酸 开放分类: 化学 油酸

油酸(oleic acid)

学名:(Z)-9-十八烯酸;顺-9-十八烯酸;十八烯酸;顺式-9-十八烯酸;顺式十八碳-9-烯酸;顺-9-十八烯酸; 红油(美国助磨剂商品名,化学成分为脂肪酸混合物;Oleic acid;9-Octadecenoic acid (Z)-;(z)-9-octadecenoic aci;(z)-9-octadecenoic acid;9,10-octadecenoic acid

     一种脂肪酸。分子式C18H34O2 ,结构简式 CH3(CH2)7CH=CH(CH2)7COOH。学名顺式-9-+八(碳)烯酸 。油酸与其他脂肪酸一起,以甘油酯的形式存在于一切动植物油脂中。在动物脂肪中,油酸在脂肪酸中约占40%~50%。在植物油中的变化较大,茶油中可高达83%,花生油中达54%,而椰子油中则只有5%~6%。
     纯油酸为无色油状液体,有动物油或植物油气味,久置空气中颜色逐渐变深,工业品为黄色到红色油状液体,有猪油气味。熔点16.3℃,沸点286℃(100毫米汞柱) ,相对密度0.8935(20/4℃),折射率1.4582,闪点372℃。易溶于乙醇、乙醚、氯仿等有机溶剂中,不溶于水。易燃。遇碱易皂化,凝固后生成白色柔钦固体。  在高热下极易氧化、聚合或分解。无毒。
     油酸与硝酸作用,则异构化为反式异构体,反油酸的熔点为44~45℃;氢化则得硬脂酸;用高锰酸钾氧化则得正壬酸和壬二酸的混合物。油酸由于含有双键,在空气中长期放置时能发生自氧化作用,局部转变成含羰基的物质,有腐败的哈喇味,这是油脂变质的原因。商品油酸中,一般含7%~12%的饱和脂肪酸,如软脂酸和硬脂酸等。
     油酸的钠盐或钾盐是肥皂的成分之一。 

应用 主要用于制备塑料增塑剂环氧油酸丁酯或环氧油酸辛酯。毛纺工业用于制备抗静电剂和润滑柔软剂。木材工业用于制备抗水剂石蜡乳化液。经氧化制备壬二酸,是聚酰胺树脂(尼龙)的原料。也可用作农药乳化剂、印染助剂、工业溶剂、金属矿物浮选剂、脱模剂、油脂水解剂,用于制备复写纸、打字纸、圆珠笔油及各种油酸盐等。作为化学试剂、用作色谱对比样品及用于生化研究,核定钙、氨、铜,测定镁、硫等。

        纯的油酸钠具有良好的去污能力,可用作乳化剂等表面活性剂,并可用于治疗胆石症。油酸的其他金属盐也可用于防水织物、润滑剂、抛光剂等方面,其钡盐可作杀鼠剂。
个人工具

鲁ICP备14027462号-6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