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绿素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修订版本间差异)
06:22 2008年5月21日的修订版本 (编辑) Haofood123456 (Talk | 贡献) ←上一个 |
当前修订版本 (08:10 2008年5月21日) (编辑) (undo) Foodbk (Talk | 贡献) |
||
第1行: | 第1行: | ||
- | 菌绿素 | + | [[菌绿素]] |
- | 开放分类: 生物学、微生物学 | + | 开放分类: [[生物学]]、[[微生物学]] |
菌绿素 bacteriochlorophyll | 菌绿素 bacteriochlorophyll | ||
- | 存在于绿色硫细菌的叶绿素中,与光合作用中光能的吸收和转换有关系。菌绿素a是红色光合细菌中起主要同化作用的色素,在绿色光合细菌中也有少量存在。菌绿素b存在于红色假单胞菌属(Rhodopseudomonas)和荚硫菌属(Thiocap-sa)的细菌中。菌绿素a和b的基本结构是四氢卟吩。菌绿素c[又称绿硫菌叶绿素-660(chlorobium chloro-phyll-660)、菌绿胶(bacterioviridin)]和菌绿素d(绿硫菌叶绿素-650),与少量菌绿素a同时存在于绿色的光合细菌中,它们都可各自分成多种结构极近似的成分。菌绿素c和d,与茵绿素a和b类似,可以看成是二氢卟吩的衍生物,但是前者不能和叶绿醇形成酯、而是和法泥醇(C15H25OH)形成酯。菌绿素的光吸收带,在活细胞中较之在有机溶剂中,更偏向长波长区。例如茵绿素a在乙醚中主要吸收带在357.5和770纳米波长处,而在活细胞中,变成在380,890,870,850,800纳米附近表现极大的光吸收。各种起同化作用色素吸收的光能只有通过菌绿素(近红外光区的吸收带在最长波长处的形式)后,才能被利用。 | + | 存在于绿色硫[[细菌]]的叶绿素中,与[[光合作用]]中光能的吸收和转换有关系。菌绿素a是红色光合细菌中起主要同化作用的[[色素]],在绿色光合细菌中也有少量存在。菌绿素b存在于红色[[假单胞菌属]](Rhodopseudomonas)和[[荚硫菌属]](Thiocap-sa)的细菌中。菌绿素a和b的基本结构是四氢卟吩。菌绿素c[又称绿硫菌叶绿素-660(chlorobium chloro-phyll-660)、菌绿胶(bacterioviridin)]和菌绿素d(绿硫菌叶绿素-650),与少量菌绿素a同时存在于绿色的光合细菌中,它们都可各自分成多种结构极近似的成分。菌绿素c和d,与茵绿素a和b类似,可以看成是二氢卟吩的衍生物,但是前者不能和叶绿醇形成酯、而是和法泥醇(C15H25OH)形成酯。菌绿素的光吸收带,在活细胞中较之在有机溶剂中,更偏向长波长区。例如茵绿素a在[[乙醚]]中主要吸收带在357.5和770纳米波长处,而在活细胞中,变成在380,890,870,850,800纳米附近表现极大的光吸收。各种起同化作用色素吸收的光能只有通过菌绿素(近红外光区的吸收带在最长波长处的形式)后,才能被利用。 |
+ | |||
+ | [[category:j]] |
当前修订版本
菌绿素 bacteriochlorophyll
存在于绿色硫细菌的叶绿素中,与光合作用中光能的吸收和转换有关系。菌绿素a是红色光合细菌中起主要同化作用的色素,在绿色光合细菌中也有少量存在。菌绿素b存在于红色假单胞菌属(Rhodopseudomonas)和荚硫菌属(Thiocap-sa)的细菌中。菌绿素a和b的基本结构是四氢卟吩。菌绿素c[又称绿硫菌叶绿素-660(chlorobium chloro-phyll-660)、菌绿胶(bacterioviridin)]和菌绿素d(绿硫菌叶绿素-650),与少量菌绿素a同时存在于绿色的光合细菌中,它们都可各自分成多种结构极近似的成分。菌绿素c和d,与茵绿素a和b类似,可以看成是二氢卟吩的衍生物,但是前者不能和叶绿醇形成酯、而是和法泥醇(C15H25OH)形成酯。菌绿素的光吸收带,在活细胞中较之在有机溶剂中,更偏向长波长区。例如茵绿素a在乙醚中主要吸收带在357.5和770纳米波长处,而在活细胞中,变成在380,890,870,850,800纳米附近表现极大的光吸收。各种起同化作用色素吸收的光能只有通过菌绿素(近红外光区的吸收带在最长波长处的形式)后,才能被利用。